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自然保护地 > 自然公园

乡土植物景观,成都公园城市鲜明底色

2025-03-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春寒料峭,一株株明艳动人的小报春在四川成都的大街小巷惊艳绽放,缀满绿化带与花坛。缤纷色彩引得行人驻足拍照,镜头里的惊艳春色刷新着城市绿化的美学界面,为春日注入盎然生机。

春日里的小报春

小报春,这种原产于四川、云南等地的乡土植物,被誉为“春天的信使”。这一看起来柔弱的小花与它背后的科研人员一起,经历10余年探索实践,完成了从乡土野花到公园城市报春使者的蜕变。

乡土植物价值有待挖掘

清晨,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苗圃内,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潇和她的同事们正查看区域实验中小报春的地栽效果。处于盛花期的小报春花开正艳,预计4月就能结果,果实成熟后,在当年七八月再次播种。待到秋去冬来,它们将再次生长、开花,从苗圃走向成都街头,点缀公园城市的冬日景致。

“大家在成都街头看到大面积运用的小报春主要有飞羽、蜀红、傲冬、粉沉香、瑞雪、胭脂蜀等6个新品种。其中,蜀红、傲冬、粉沉香,成都已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品种授权,飞羽、瑞雪、胭脂蜀前不久也已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专家审定。今年,我们又陆续筛选并稳定出新的性状,提交了紫韵、素娥两个小报春新品种申请书。”张潇介绍说。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报春花属植物约500种,中国约分布293种。四川报春花资源丰富,约分布170余种。作为特色乡土植物,报春花过去在市场上应用却不多。

“虽然小报春在自然环境中分布较广,但其人工繁育和规模化种植技术尚未成熟。同时,像小报春一样的乡土植物价值未被社会广泛认知。”在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黄靖琪看来,由于资源开发不足、大众对其缺乏足够认识等多重因素,导致报春花在城市景观中长期缺席。

“研究表明,小报春具有高观赏性、低维护、高生态效益等优势,它的价值应该让人们看到。它的巨大价值有待科研工作者深度挖掘。”黄靖琪说。

从“野花”到“春使”的蜕变

为解决报春花卉市场面临的难题,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进行了漫长的探索和努力。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到野外进行野生资源引种,让更多山野植物走进城市。

在苗圃里进行驯化,这是小报春“进城”的第一步。

苗圃大棚内,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邓童和冯灿灿在张潇的带领下,开始了植株授粉、套袋操作等引种驯化工作,只有最终存活下来的小报春,才能走向不同的成长之路:一条路是品种特性稳定,进行扩繁和批量生产,并进行一致性试验;另一条路是培育新品种,进行变异性试验。

科研人员对小报春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量

每个方向都需要研究人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一致性试验为例。2020年,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启合作,开展报春花品种优选工作。经过4—5年的定向育种,确保其性状表现一致、每年每百株不超过3个异形株,才能达到新品种一致性的要求。在这样的标准下,“紫韵”“胭脂蜀”等新品种成功育成。从完成育种工作至今,团队每年仍需进行留种并在成都市内露地栽种进行区域试验,观察其性状的稳定程度。

报春花每年就只开一次,每一次开花都牵动着科研人员的心。“主要是担心杂交育种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目标性状无法产生在杂交后代中,特别害怕定向育种的后代花色、花型出现性状分离,一年只有一次开花季,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大大增加时间成本。”对此,邓童笑称,“每年都要开一次时间的盲盒。每当看到花色、花型均一致,性状稳定遗传,未发生分离的杂交后代时,大家认为过程的艰辛都值得。”

乡土植物成公园城市“靓景”

每年,科研人员都需要从10万株小报春中筛选出仅有的几株变异株,再通过杂交实验、抗性测试、区域试验等多个流程,最终确定其花型、花色等植株特征稳定,才可以申报新品种权。

报春实验苗

得益于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小报春的应用规模逐年攀升,成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小报春应用量从2022年的20万盆增至2024年的60万盆,已成为成都冬末初春绿化的主力军。每逢节假日前夕和冬日百花隐退之际,天府广场、人民南路等城市动脉,蜀都大道通惠门、宽窄巷子、大慈寺及后子门、摩诃池等历史人文街区均有它们靓丽的身影,衔接四季花卉填补春景空窗期。小报春在全市城市绿化、景观打造中的广泛应用,既降低了养护成本,也留住了乡愁。

除了深耕小报春首发乡土植物品牌外,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还在继续拓展更多乡土植物的创新育种,以丰富的乡土花卉植物资源为本底,创制出更多具有优良性状和抗性的乡土植物新品种。

目前,成都正在驯化培育的具有横断山脉特点、低维护成本的乡土植物有10余种。今年,琉璃草、太平花、西南赪桐、高穗花报春、岷江百合等乡土植物将陆续亮相城市园林绿化和长效花境。经济适用、低维护成本、长效保持的乡土植物景观将成为公园城市最亮丽的底色和最鲜明的特色。

(本文图片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提供)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