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嘴鹬自然小站讲解活动
坐拥954公里海岸线的江苏位于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这里同时还拥有辽阔而优质的潮间带滩涂。在迁徙的高峰期,数以百万计的水鸟都会来到这里觅食、换羽,待吃饱喝足后再踏上旅程。
李静是社会组织“勺嘴鹬在中国”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中国沿海同步水鸟调查组”的志愿调查员,在江苏沿海“数鸟”一数就是十几年。她并不是科班出身的鸟类研究学者,大学经济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用李静的话说:“我原本的生活轨迹与鸟类研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直到我喜欢上观鸟。”
2006年,李静报名参加了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市民观鸟大赛,从此一发不可收。两年后,李静与朋友结伴在江苏省如东沿海观鸟时,意外观测到了全球种群数量不足600只的极危物种勺嘴鹬。这段经历让她和江苏结缘,她也因此成了全职的水鸟调查员。
2014年,李静决定注册一个自己的环保机构,在江苏省沿海地区开展规律性的鸟类迁徙调查,于是“勺嘴鹬在中国吧”应运而生。
滨海滩涂是迁徙水鸟赖以生存的家园
“小勺子”,是人们对勺嘴鹬的昵称,因其喙扁,形似勺子,且在觅食的时候会将喙插入泥沙中左右翻找而得名。作为一种小型涉禽,勺嘴鹬的体长仅有约15厘米。它的体型虽小,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长距离迁徙水鸟——每年的春秋两季,勺嘴鹬都各要完成一次单程超过7000公里的旅行。
勺嘴鹬的繁殖地主要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冻原之上。在夏季完成繁殖之后,它们会前往中国南部的沿海地区和东南亚等地越冬。长途的飞行无法一次性完成,因此途中的补给是关乎勺嘴鹬种群存亡的大事。江苏的滨海滩涂就是勺嘴鹬在迁徙途中一个关键的“加油站”。
李静的工作是要对每个河口附近的滩涂上数以千计的水鸟们逐一进行辨认、统计。通过持续性的野外观测,一方面有助于及时掌握候鸟种群的数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精准详实地记录从江苏过境的候鸟活动情况,为保护滨海湿地生态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架单筒望远镜、一个计数器,再加一套速干衣就是她每次外出调查时的全部装备。
在通常的印象中,野外调查常和山野密林联系在一起,有大片大片的绿色,极珍稀的鸟常是躲在茂密的树林间,不可轻易被看见的。而在现实里,李静的调查既没有树林,也没有草丛,只有一眼望不到边、不见一点植被的泥滩。濒危物种如勺嘴鹬,就隐藏在千千万万与它长得极其相似的鸟儿堆里。
南迁途中来到江苏的勺嘴鹬,在还没换上银白的冬羽前,身披灿烂的橘红色繁殖羽。和同样红扑扑的红颈滨鹬们挤在一起时,隔着数十米远的距离,即使借助望远镜放大40倍,要把它们快速找出来依旧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调查工作时常会变成一场令人眼花的“找不同”游戏。
李静介绍,位于盐城东台的条子泥湿地、南通如东的小洋口,以及南通东凌的滨海滩涂是勺嘴鹬出没的主要几个地区。每年迁徙季,约有200只勺嘴鹬会来此停留。这些鸟儿对栖息地非常忠诚,不仅同一只勺嘴鹬会年复一年地前往同一片滩涂觅食,它的子孙后代通常也会选择相同的地点作为迁徙途中的中转停歇地。因此对李静来说,每年迁徙季节的野外调查,既是工作,同时也像是一场“老友聚会”:去年的那只勺嘴鹬,不知道今年是不是又来了?
与此同时,李静表示,这种“忠诚”也意味着,一旦它们熟悉的栖息地被破坏,这些鸟儿几乎很难再寻找到其他的替代点。
用数据为迁徙水鸟筑起生命之墙
水鸟的活动受潮汐规律的影响。满潮时,它们会从滩涂飞到河口附近地势较高的高潮停歇地休息、补眠,待潮水退去后再返回滩涂觅食。在迁徙的高峰期,李静和同事们常常天还未亮就要收拾好装备,出发去“追鸟”。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他们需要在满潮到退潮的这段时间里,对往返于高潮停歇地和觅食地的同一批鸟分别统计三次。
读旗标是观测时的重要一环。从2014年开始,勺嘴鹬在中国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下的勺嘴鹬保育小组合作,负责对江苏省境内携带旗标的勺嘴鹬进行追踪和记录。环志旗标可以帮助科学家估算出在某一区域内勺嘴鹬的种群数量,确定它们在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停歇地;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勺嘴鹬的迁徙规律。
仅在2018年,李静和江苏各地的调查员们就记录到了包括36个不同的勺嘴鹬个体在内的80笔旗标记录。其中部分个体在之后又被广东、福建等地的调查员们记录到,把江苏的中转停歇地与中国南方沿海的几处越冬地逐步联系起来。一张勺嘴鹬在中国境内的迁徙地图逐渐清晰起来。
2019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地,作为勺嘴鹬重要迁徙中停地之一的盐城东台条子泥滩涂也在其范围之内,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作为给申遗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的李静和同事们为此感到欣喜不已,因为这也意味着,勺嘴鹬在中国终于有了一个官方认证的受保护的“家”。
申遗的成功同时还意外地带火了勺嘴鹬,越来越多的业余观鸟人和摄影爱好者关注到了这个自带饭勺的“小萌物”。这也让李静和同事们再次意识到,公众对于环境与生态的热情一直都在,只是缺少了解的途径和机会。
2020年,李静和同事们再次对申遗的数据进行了简化,绘制图表,编撰发布了第一份江苏水鸟调查报告,免费向公众开放。李静称,虽然数据的采集和研究应该是科学而严谨的,但对栖息地的保护却不仅只是学术圈的责任。通过最大限度的数据公开,她希望让普通民众也能了解到在离城市不远的滩涂上还生活着这样一群长着翅膀的“邻居”。
与此同时,“勺嘴鹬在中国”也开始通过机构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鼓励对鸟类保护感兴趣的普通人一起加入调查。仅2019年,“勺嘴鹬在中国”就组织完成野外工作212人次,科普观鸟3000人次,活动范围覆盖了江苏95%以上滨海湿地。李静说:“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旅行是一种方式、去海边度假放空自己也是一种方式。那么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通过野外观鸟来作为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
让科普走进校园,为师生推开自然之门
从一名普通的观鸟爱好者到致力于滩涂湿地保护的专业水鸟调查员,李静用了8年。在这个过程中,她切身感受到科普教育对于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回忆起第一次在上海参加市民观鸟大赛的经历,李静笑称,自己大概是这么多年观鸟大赛最成功的“产物”。因此,从“勺嘴鹬在中国”成立之初,社区宣传和教育就是机构工作的一大重心。
2014年,“勺嘴鹬在中国”首先与如东掘港小学合作,将环保公益融入博物美育之中,打造了一个以水鸟保护为主题,依托于美术教育的勺嘴鹬教室。在这个主题教室里,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和手工艺的形式,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认识自己的家乡和与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迁徙水鸟。之后,“勺嘴鹬在中国”又与如东市教育局取得联系,通过与美术教研组合作,把“勺嘴鹬教室”推进更多江苏中小学校的校园。
目前,“勺嘴鹬教室”已经在如东和连云港等地的12所学校成功挂牌。另有两个以自然科普为主的“勺嘴鹬小站”也分别在如东和浙江宁波落成。
李静介绍,这些设立勺嘴鹬教室的学校通常都位于勺嘴鹬栖息地附近,除了“主角”勺嘴鹬之外,也会向孩子们介绍本土的其他野生鸟类。“这些孩子在长大之后迟早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做决策的人。如果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家乡,或许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这些孩子们会做出更有利于环境的选择。”李静说。
“勺嘴鹬在中国”的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地到学校为学生讲解水鸟新知,分享自己在野外调查时遇到的有趣经历。其中,勺嘴鹬“01”三顾如东的故事是李静给孩子们讲解候鸟与湿地关系时,常会提及的一个例子。
环志编码为“01”的“小勺子”是全球首只佩戴彩色编码旗标的勺嘴鹬。2013年的秋天,它第一次出现在了江苏如东的滩涂上,并被李静和同事们观测到了。在之后的3年里,“01”每年秋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如东,甚至每次觅食的地点,位置误差不超过一公里。它和妻子“02”一共生育了17个孩子。这些孩子中的一小部分也会在迁徙季节来到如东,年复一年,如期而至。
通过勺嘴鹬“01”的家族史,李静希望能够帮助师生们更加切实地理解,“鸟类是人类最珍贵的朋友”并非一句空话。
守护迁徙水鸟,任重而道远
1758年,瑞典科学家卡尔·林奈在《自然系统》一书中首次为勺嘴鹬命名“Platalea pygmea”。在对勺嘴鹬的描述中,仅有一句“形同水果大小”。而今,265年过去了,人们对于它们的认知依旧十分有限。但幸运的是,不少国家针对勺嘴鹬开展的保育项目正在顺利有序地展开。通过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可以在短时间内,较快速地恢复勺嘴鹬的种群数量,为它们赢得一线生机。但究其根本,如何守护和恢复勺嘴鹬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才是解决它们生存困境的关键所在。
李静和同事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发声,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勺嘴鹬,以及千千万万和勺嘴鹬一样依赖于黄海滨海湿地的迁徙水鸟们。个体的声音或许微弱,但当每一个音符汇聚在一起时就能谱出一曲恢宏的乐章,为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的鸟儿们演奏出生命的交响。(陈思/文 陈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