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自然保护地 > 工作动态

河北石家庄构建自然保护地空间新布局

2025-04-02   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发布的《石家庄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 年)》和《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未来十余年湿地与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的目标任务,将解决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在保护、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对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再上新台阶,牢牢守住石家庄生态“底色”。

根据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石家庄市湿地资源共包括森林沼泽、内陆滩涂、河流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和沟渠等六类用地,总面积约为39254.68公顷,湿地率为2.99%。最新编制的《湿地保护规划》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以管理体制与体系改善、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绘制了石家庄市湿地保护新蓝图。到规划期末,全市湿地保护率保持在55.88%以上。

《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厘清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底图底数。目前,全市已建立自然保护地40处,批复总面积16.86万公顷,去除交叉重叠后矢量总面积10.8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74%。

《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依托太行山脉和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形成的石家庄市山水脉络生态基底,构建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一核一屏两廊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核”为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一屏”为太行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屏障,“两廊”为太行山生物廊道和滹沱河水生态廊道,“多点”为五个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建设节点,是各片区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心和抓手,作为生态建设重心优先进行保护和发展。

《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7项建设任务: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体系;拓展生态服务供给能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