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就全球气候治理提出重要主张,为全球气候治理提升信心、凝聚共识、注入新动力。作为《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者和积极践行者,中国气候治理始终信念坚定、行动果决。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应对气候变化、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
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
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落实好《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厚植亚太增长的绿色底色。
——2023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要坚定信心。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尽管个别国家逆流而动,但国际社会应当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信心不动摇、行动不停止、力度不减弱,推动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5年9月24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
全球绿色转型应当坚持公平公正
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果。发达经济体要率先履行减排责任,落实资金、技术支持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的演讲
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星球,需要二十国集团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环境保护、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支持。
——2024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巴西《圣保罗页报》发表的题为《万里交好共命运 携手扬帆正当时》的署名文章
要担当尽责。全球绿色转型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通过转型缩小而不是扩大南北差距。各国应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当落实率先减排义务,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5年9月24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
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每个地方
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我们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
绿色是这个时代的底色,金砖国家要主动融入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洪流。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要深化合作。当前,全球绿色发展需求巨大。各国应当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努力弥补绿色产能缺口,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每个地方。
——2025年9月24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