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 > 工作动态

伊春森工稳步踏上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之路

2025-03-2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日前,在伊春森工集团美溪、新青、友好等10个林业局公司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作业山场内,林业工人按照安全生产流程在忙碌,适宜场地上,集、装、运机械和车辆紧张工作,各生产环节处,现场指导人员和安全员时刻严把作业质量和安全防护关。

伊春森工集团拥有林地面积30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53%,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承担着国家生态屏障安全和木材储备安全双重战略任务。在森林面积几乎达到“满级”的情况下,森林提质增效增汇成为集团的重大课题,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现代化林业体系建设的主责主业。

让“试点”迈好第一步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技术遵循。伊春森工集团严格落实“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政策供给、专家支撑、制度构建、模式创新”的总体要求,在2023年确定首批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过程中,第一时间与中国林业科学院进行院企合作,依据森林资源现状,科学选择10个林业局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严肃落实20万亩的试点任务。

为确保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伊春森工坚持“一林一策”原则,组织精干力量,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试点单位开展二类资源数据的补充调查,全面摸清森林资源底数,根据不同林分类型、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贯穿地块调查、作业设计、生产作业、质量验收、考核评估、成效监测等各环节,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为每一块林地量身打造森林正向演替的最佳方案。20万亩的试点任务在91个林场1687个小班全面铺开。

为了让每一棵保留木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伊春森工严把制度关、责任关、技术关、监管关。在消耗森林蓄积25万立方米的设计方案中,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实行采伐木挂号,包括生长伐、透光伐、生态疏伐、低产(效)改造林改造等生产抚育作业,每一棵采伐木都进行编号登记,确保采伐过程可追溯、可监管。并且重视科技支撑,邀请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学者深入试点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专家组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基层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水平,让试点工作走出扎实一步。

美溪林业局公司的林业技术员张奎介绍:“2018年我们与中国林科院密切合作,开展了1500亩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示范项目,经2022年中期监测,作业区林木生长量是对照区的2.86倍。2023年我们积极借鉴该项目经验做法,采用近自然、全周期、多目标、系统化的经营技术体系和目标树经营、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均质经营、二次建群、退化林修复等5种经营模式,科学编制作业设计,将经营措施细化到林班、小班,甚至单一植株,初步确立可供复制推广的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2024年我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共计9000亩,我们将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全面加强经营管理工作。”

让“试点”作业质量经得起检验

严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业质量,让试点任务高标准完成,试点经验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板”,这是伊春森工始终秉持的工作原则。

作业林地,全部实施“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劣留优”的“三采三留”政策,清理林内病腐木、枯立木、弯弓木、丛生木、多头树、风折、风倒木等异形树,枝丫堆积时远离幼苗、幼树,堆放整齐,为保留木创造“宜居空间”。同时,依据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科学布设63块不同抚育强度及经营模式的固定监测样地,收集树高、胸径、蓄积、密度、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长变化信息,为后续监测、评估、总结、推广等工作积累数据资料。

作业现场,各级责任人到岗到位,入场小型机械设备,统筹伐、打、造、集、装、清、运各个生产环节,发挥林业老工人传帮带作用,提高作业效率,确保生产作业流程顺畅,环节衔接紧密。并且充分捡集伐区剩余物,可利用资源能全部下山,最大限度改善林分生长空间,降低可燃物载量和火险等级。

作业人员全部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特别是采伐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业过程中,生产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防止意外发生。各林业局公司定期对采伐和运输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可靠,保证生产作业安全。

作业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作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木材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合理造材,实现订单式生产,按针阔叶种类、干湿程度、不同径级进行归楞和管理,木材在竞价平台上进行“阳光销售”,确保销售过程透明、公正,避免资源浪费和不正当竞争,实现木材价值最大化。

让“试点”成为“木字号”产业链的启点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的探索中,伊春森工集团以创新为驱动,将森林剩余物的加工利用作为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高效回收抚育剩余物,包括枝丫材、边角料等,经过精细加工,制成非规格材和小材小料,既减轻林区剩余物载量过多的森林防火压力,也解锁变废为宝的“绿色密码”。

经过积极探索,剩余物进行多元化利用,制成生物质颗粒、削片材、锯末和木耳椴等产品,进一步拓宽利用渠道。其中,生物质颗粒燃料被誉为“绿色煤炭”,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发热量高、储存方便、环保低碳等优势,符合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理念,市场前景广阔。

美溪林业局公司率先布局,在对标全国先进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成立了松汇生物质燃料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年来,利用森林抚育剩余物生产生物质颗粒超万吨,销售订单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转化,还为重建现代化“木字号”产业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体同步提升。

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和生产经营活动,森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试点期间,伊春森工集团共产出可利用小径木材5.96万立方米、枝丫材3.52万吨,创收3700多万元,解决了3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职工年均增收7000余元。职工群众从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切实受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工作积极性高涨,形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试点到启点,伊春森工集团以森林剩余物的高效利用为突破口,不仅让曾经的“废弃物”变成了“香饽饽”,还为“木字号”产业链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探索不仅实现了绿色发展,也为林区职工增收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路径。伊春森工集团将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推动“木字号”产业链的全面恢复与升级。(李文静)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