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宣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管护员刘亚军上榜,并作为黑龙江省唯一获奖者赴北京参加《闪亮的名字——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
刘亚军,1985年10月入伍,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退役,58岁的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树立担当实干先锋形象。先后荣获塔河县劳动模范,大兴安岭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首届铁人式职工,黑龙江省“创业、创新、创优”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用军魂点亮信仰。刘亚军退役后分配到盘古林场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新的“战位”上,自觉秉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戎装,服务社会。战友屡次劝说刘亚军,“北方的工资太低条件太差,到南方闯一闯吧。”都被刘亚军婉拒了。“我是一名党员,我的一生都要听党话,跟党走,我不怕吃苦,决不辜负党的信任”这就是共产党员刘亚军用一生来践行的人生信条。他始终保持军队培养出的血性、品德和素质,担当作为、敬业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赤诚与坚守诠释了一名护林员对青山的深情眷恋,以军人的誓言与担当守护着祖国最北方这片绿色林海。
用责任践行使命。在国家实施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后,盘古林场在距离场部45公里的地方建立了034管护站。当时管护站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无人愿意看守,身为共产党员的刘亚军主动请缨,和妻子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担起护林任务。巡山护林、劝阻野外用火、制止盗采盗伐盗猎、林区病虫害调查监测……管护工作琐碎繁杂、责任重大,但他一天都没有抱怨、懈怠。每天巡护时,他都会带上记录本,把当天的天气状况、检查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汇报。没有信号,他骑着摩托车去传递信息;节假日,他要坚守岗位,同盗伐采伐人员斗智斗勇;七八月,他无暇欣赏山中美景,不断地向入山人员宣传防火知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走遍了管护区内的每条冻板道、沟壑和高山,熟悉每一道沟沟坎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15869公顷林地,用责任和信念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坚守管护站的21年来,刘亚军共制止盗伐林木、伤害野生动物事件130多起,施业区内从未发生过失火、盗伐和盗猎现象。
用奉献誓守初心。034管护站是盘古林场条件最艰苦的管护站,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没有网络,枯燥乏味,刘亚军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固守着绿色家园。夏天没有冰箱和保存蔬菜的设备,夫妻俩总是以咸菜为主,冬天除了林场派车送些新鲜蔬菜外,平时只吃土豆、白菜。夏天吃河水,冬天吃雪水,由于饮食不规律,营养成分少,致使他营养不良且视力下降,手指甲也瘪瘪地深深陷入肉里。长期的野外作业,导致气管、肺、心脏动脉都不好,妻子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医生告诉他要注意休息,可他却从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对管护工作有丝毫的懈怠。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女儿早就辍学在外打工,这也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的务林人,刘亚军以赤诚和奉献,以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无悔坚守,践行了自己初心,扛起了生态建设的使命和担当。
今年是刘亚军从事管护员工作的第21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骑坏了6辆摩托车,换过45条车胎,磨漏了70多双胶鞋。在他的管护下,林更绿了,山更美了。当别人问起他的辛苦时,刘亚军感慨地说:“啥工作不都得有人干啊,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每次想到这些,我都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守好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