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生态修复 > 国土绿化

江西袁州三级林长合力推进“三绿”并举

2025-01-1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车行袁州大地,但见水清岸绿、鹭鸟翔飞。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新引擎,聚焦扩绿、兴绿、护绿,扎实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在造林添绿、护绿管绿、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足。

袁州区林地面积199.4万亩、森林蓄积量533.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06%、湿地保有量6.4695万亩,生态家底丰厚。

走进袁州区飞剑潭乡殊桥村的场外造林点,2500余亩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袁州区坚持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林长制,实施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改善林质林相林效,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开展矿山治理,加快推进矿山复绿,因地制宜恢复植被。如今,秃岭变青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恢复。

袁州区通过争取调整公益林地,结合乡村振兴,聚焦“森林四化”“百村千树”拓展造林空间,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以退化林修复、低产低效林改造为抓手,全面推进造林扩绿提质增效。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建立“林长+”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森林资源保护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以党政主要领导为核心的三级林长责任体系,把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统筹推进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329名林长成为199.4万亩林地的守护人。

为科学管理森林资源,袁州区搭建起智慧平台,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提高管护效率。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油茶法庭”“油茶产业发展公益法律服务团”,将司法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效衔接,森林资源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乡村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百村千树”基地2个。

“林下经济不与林抢地、不与粮争田,是林业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我们下塅村种植富硒多花黄精450多亩,实现脱贫户就业56人,人均增收4000多元。通过‘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成以油茶、黄精、石斛、脐橙、蔬菜等集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个,带动23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多元。”袁州区飞剑潭乡下塅村副乡长李敏说。

袁州区持续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林产品供给,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三级林长坚持把护好青山绿水、加快生态富民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建立以油茶、林下种养、毛竹加工为主的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围绕森林元素探索发展空间,通过“森林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把林区变景区、产品变产业,让生态富民效果进一步彰显。(张广丁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