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草原有害生物监测工作高质量进行,提升数据采集全过程规范度,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林草灾害防控中心印发《包头市草原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监测方案》(以下简称《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指导各地通过对固定样地内生物多样性和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动态,以及样地内植物种类、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气候因子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实现对草原有害生物的长期、系统监测,形成连续的监测数据,从而深入分析其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以监测点为基础,构建起完善的包头市草原有害生物检测网络,为包头市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方案》要求,监测工作要结合日常监测和定期调查,采用直接观察、线路调查、样方调查、样线调查、诱捕等方法进行监测调查。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图,明确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扩散趋势等重要信息。监测调查工作要形成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数据汇总、审核、分析和汇商探讨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原因,评估现行监测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形成各旗县区以及全市年度草原有害生物监测报告,用以指导全市草原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
《监测方案》后附《包头市草原害鼠固定监测点监测方案》(草原害鼠固定监测点调查资料表册)、《包头市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监测方案》(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调查资料表册)、《包头市草原毒害草固定监测点监测方案》(草原毒害草固定监测点调查资料表册)、旗县区草原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监测报告模板、监测所需设备和防护物资清单等内容,涵盖专业技术、拍摄技巧、数据录入等各工作环节,全要素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为科学规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监测方案》内容全面、阐述详实,是包头市首次印发的关于草原有害生物全方位监测技术性方案,具有很强的工作指导性、业务教学性、技术实操性,对今后全面提升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包头市林草灾害防控中心将组建专家组,定期对各地监测工作开展技术指导,确保方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