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举办2025年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暨“你奋斗的样子最美”主题宣讲。国家林草局产业发展规划院生态产业规划二处负责人尹晶萍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生态产业规划二处这一年轻团队十年磨一剑、深耕林草行业的生动注脚。
钢铁队伍的奋斗征程
抓晴天抢阴天,鹅毛细雨是好天;月亮底下当白天,晴天一天顶两天——这是生态产业规划二处的工作常态。团队成员常年出差在外,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顶着盛夏40℃的高温,连续在工地奋战2个月;背负15余公斤的勘测设备,在海拔5200多米的高原迎着风雪勘察测量;在大兴安岭冬季零下40℃的冰天雪地,走遍保护区的边边角角……
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的青海省班玛县,帮助当地政府规划藏雪茶产业发展,并成功申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如今,藏雪茶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拓展了当地藏族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成为支撑班玛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滨洲铁路落坡改线工程中,团队在内蒙古冒着严寒完成沿线穿越各类保护地的29.8公里每木检尺,长时间驻扎在项目现场,产出近20项成果,开创了发展院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工程中林草湿领域全过程深度咨询服务的先河,为“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提升中俄贸易运能需求贡献了重要力量。
付出终有回报,产业二处不仅部门产值逐年递增,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2019—2025年,团队及成员先后荣获“先进集体”“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先进职工小家”“先进党支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优秀青年”“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这些荣誉激励着团队不断前行。
专业服务赢得市场认可
“规划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地生根”是团队坚守的工作信条。在2024年国土绿化示范项目申报过程中,团队跑遍十堰、重庆、桂林等地近5000个图斑实地踏查,依据新时代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理念,按照流域、山脉划分治理单元,因地制宜对各治理单元技术措施的落地性、科学性进行深度打磨。最终,在国家林草局和财政部组织的竞争性答辩中,辅助3个地市在全国20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
“十四五”期间,团队积极为青海、湖北、河南等6省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生态建设和油茶产业发展。
在技术要求上,他们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确保数据的精准性、方案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规划的前瞻性,团队成员时常临时聚集开线上会议、线下讨论,集思广益,不拘泥于工作形式,各个驻场地点、酒店、机场都成为他们的办公场所。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区、市),10年累计完成150余项林草咨询项目,荣获20项奖项,其中包括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项、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3项及发展院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用实干、专业与责任赢得了市场与信任。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
党建是团队发展的红色引擎,他们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开展多项公益生态教育活动。2020—2021年,与北京市红领巾公园联合举办了为期1年、每月2次的自然教育公益活动,并为安徽省淮北森林公园编撰了自然教育系列教材。2022—2023年,在《中国绿色时报》专题连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手绘教育板块。2021—2024年连续参加“恒爱行动”,为5—15岁儿童织毛衣,送温暖。他们通过“支部共建”模式,先后与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阳市林茶局等多个基层党支部共享党建与业务经验。团队经常深入市、县、乡镇调研,向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建设咨询研究中心机构申请工作,协助国家林草局举办2023年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香精香料产业发展论坛,为国家林草局风景名胜区专班提供了长达3年稳定的技术支撑服务,向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输送4名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在业务发展上,团队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国家生态感知系统,全员考取无人机驾照,深入应用AI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业务能力。利用遥感技术实时获取地块信息,运用信息化技术批量转点出图、自动生成造林小班卡片、精准转换图表,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精度。在“林草+低空经济”“林草+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实践,用信息化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用创新思维打破行业边界,着力培育提升林草新质生产力,为生态保护注入科技新动能。
人才建设锻造专业团队
团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人才梯队建设。从技能培训到实战锻炼,从知识更新到经验共享,他们用学习驱动成长,用实践锤炼本领,通过每人每年不少于100学时的学习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熟练掌握各方面的林草政策以及林草咨询业务知识,成功培养出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3名高级工程师。
团队还积极探索出“1+1+N”矩阵式项目管理法,即一个项目由项目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共同推动运行,单人可交叉参与多个项目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项目质量,促进了项目经验共享。
如今,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独立担当项目负责人,每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并能充分发挥专长。他们相互分享经验、紧密协作配合,形成了林草产业、自然保护地、森林经营、造林绿化、国储林、园林绿化、森林防火等13个主攻方向的坚实人才矩阵,即“13+”服务领域,涵盖林草行业90%的建设方向,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其所擅长领域发光发热。
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这支年轻团队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他们满怀热忱,正以昂扬的姿态持续为林草事业添砖加瓦,续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故事。(温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