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场种苗 > 种质资源

湖北竹溪楠木产业促民致富

2025-03-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围绕保护、繁殖、推广楠木资源在国土绿化、美丽乡村、苗木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楠木作为本地乡村树种的地理位置和独特历史优势,在楠木珍贵树种培育领域深耕细作,建设楠木林木种质资源库、楠木苗圃、楠木科技示范林、楠木人工林造林基地等,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特色之路。

竹溪野生天然楠木资源丰富,有鄂坪乡三同村胸径1.72米的千年楠木古树,有新洲镇楠泥湾保存面积200余亩的楠木古树群落。2017年,竹溪县双竹林场国家楠木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获评全国唯一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目前,收集保存楠木种质资源1000多份,涵盖65个楠木品种及优良种源,成为楠木种质资源的“基因宝库”,为大规模人工培育楠木提供优质种苗。

为攻克楠木培育技术难题,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省林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组建专家团队经常性深入一线指导,联合开展三次全县楠木资源调查,摸清了全县楠木资源底子和分布情况。在种苗繁育环节,通过反复试验,成功掌握楠木种子处理、储藏、繁育等关键技术,极大提高了种苗成活率与繁殖效率,每年可培育优质楠木种苗100万株以上。双竹林场“楠木种子处理和育苗方法”“楠木大树移栽技术”获两项国家专利。在造林过程中,技术人员依据不同海拔、地形、土壤条件,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采用精细化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确保楠木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同时,建立完善的楠木人工林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林木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培育方案,保障楠木人工林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目前,竹溪县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楠木人工林建设,完成楠木造林面积1万亩,人工林基地规模逐年递增,树种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楠木培育产业体系。

近年来,竹溪县积极探索楠木产业多元发展路径,将楠木培育与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以楠木为核心,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楠木科普长廊、观景步道、休憩亭台等设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楠木风姿、了解楠木文化。竹溪县现建有新洲楠木寨、鄂坪皇木谷、岱王沟楠木康养基地、双竹楠木谷等以楠木为主的生态旅游景区4处,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万元,楠木成为竹溪县生态旅游新名片。

竹溪县合理利用楠木林郁闭度高、遮阴效果好的特点,林下套种黄精、白芨、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与“林+蜂”等林下经济高度融合发展。通过“公司+基地+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参与楠木产业发展。当地已有2000余人从事楠木种苗培育、造林施工、森林管护、旅游服务、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等,帮助众多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下一步,竹溪县将持续加大楠木珍贵树种培育力度,新增楠木林5万亩。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楠木良种选育、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等工作,提高楠木产业科技含量。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完善楠木产业链条,加强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与协作。同时,积极推进“楠木+旅游”“楠木+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以楠木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秦新 李克文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