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场种苗 > 种质资源

福建武夷山:种业创新 助力香榧成为富民“摇钱树”

2023-06-29   来源:福建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这片香榧树结果量不多,连老师,是不是我家的树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武夷山这边受气候影响,开花授粉时间和其他地方不同,我看看你家香榧的开花情况,搭配好适合的雄花会增加产量。”这样的对话常发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和种植香榧的林农之间。

为了让林农更好地做好香榧种植,福建省武夷山市整合省内专家和人才资源,组建科特派团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为民送技术”系列活动,俯下身子、走到林间,进村入户宣传适宜栽培推广的香榧新品种、新技术,科特派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到上梅乡首阳村、吴屯乡大际村、岚谷乡建档立卡贫困进行面对面授课,发现林农有疑问当场帮忙解答。截至目前,累计提供香榧种植相关科特派服务1200余人次。

近年来,武夷山市高度重视种业创新工作,按照国家发展现代种业部署,以产业提升和生产需求为导向,以优良品种选育为重点,建设完善种业基础设施,加强种业创新,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着力提升林木种业品种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业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提供强有力的林业种业科技支撑。

“像我之前种毛竹,每亩年收入约2000元左右,种香榧我每亩年收入能达到2万,收益是种竹子的十倍,竹榧套种确确实实让我们林农比单纯种竹子赚得更多了。”香榧复合经营示范基地负责人吴永良说。武夷山市通过将竹林套种香榧纳入林下经济、标准化建设等方式争取政策扶持,引导林农把生态保护与林地利用结合起来,目前建成竹榧、茶榧等复合经营示范基地21个,实现林地高质量产出的“倍数效应”。

经过多年来发展,武夷山市总结了一套最适宜福建省香榧栽种的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加快培育现代林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各项政策、项目给予多层次、多渠道支持,实现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特色干果栽培推广的双赢,让香榧树真正成为富民“摇钱树”、生态“常青树”。目前武夷山市建成香榧繁育基地200多亩,年出圃苗木达40万株,累计建成百亩以上香榧示范基地16个;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参与农户3000多户,产值达亿元,林农户增收达6000元。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