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切实降低林内可燃物载量,减轻2026年春季森林防火压力,10月23日至25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抓住大范围降雪前的“窗口期”,对9个县、局和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累计点烧形成防火阻隔带5469.78公里;清除了主要公路、铁路沿线、村屯、重要设施周边荒草,降低了人为火风险;对宽阔草塘沟进行网格化点烧,构建了战略性防火阻隔网。
集团专题召开2025年全区秋季战略防火阻隔带点烧工作会议,精准分析今秋气象及物候条件,明确责任分工,规范点烧流程,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主要领导统筹负责、分管领导协调推进、包片领导现场督导的三级责任机制。各点烧单位严把“规划、审批、组织、实施、清理、验收”六道关口,确保点烧工作组织有序、科学规范、安全无虞。
点烧前,集团向社会发布了《战略防火阻隔带点烧工作通告》,避免群众恐慌和不良舆情。各点烧单位对本施业区逐沟系、逐岭开展全方位踏查,科学划定点烧区域,精准编制点烧方案,明确点烧力量和防范措施。提前对点烧区域内的农牧场点、饲草堆放点、高保护价值森林、造林地及林下资源等重点设施开设了防火隔离带,严防跑火。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协同联动,每日发布点烧专项气象预报,为精准选择点烧窗口期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点烧中,集团统筹调配全区力量,组织12家单位的4421名扑火队员投入一线作业。集团直属专业森林消防一、二支队及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协同配合,毗邻区域无点烧任务单位的专业队伍全员应急待命,构建强有力的扑救保障体系。在装备保障方面,累计投入全地形运兵车、履带式森林消防车、推土机等大型特种装备约180台。12架森林航空消防飞机加大空中巡护密度,随时做好吊桶洒水、机降、索降灭火准备,形成“空地一体”的作战体系。
此次点烧对较长沟塘和大面积草甸,采用分段、划片控制性点烧,全面落实“当日点、当日灭、当日清”的工作要求。同时,充分依托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实现点烧视频回传、点烧区域照片落图及点烧现场、县级森防指、地防指“三级”可视化指挥及协同标绘等功能。综合运用有人机、无人机与瞭望塔视频系统,对点烧区域开展全覆盖、实时化巡查监测。在清理和验收中,利用无人机搭载热红外成像设备,精准识别残余火点与隐蔽烟点,实现“精准定位、快速清理”的闭环处置,消除复燃隐患,切实巩固点烧成效。
接下来,集团将持续加强对已点烧区域的巡查清理,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全域监测,坚决防范复燃风险,全面巩固点烧成果,为2026年春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陈明龙 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