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全面贯彻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森林防火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以水灭火”新模式,从政策引领、科技助推、试点带动等多方发力,着力将“以水灭火”转化为实际战斗力,逐步实现火灾扑救直接打法向间接打法转化,全面提升火灾扑救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实现单位面积扑救人力减少60%,扑救时间缩短70%,为森林防火高质量发展提供“三明方案”。
一、突出精准化,探索新打法
一是摸清家底。通过深入调研辖内国有林场、林业站、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及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相关企业,掌握全市林业系统早期火情处置基本情况,了解最新技术装备,研究破解林区早期火情处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难题,为“以水灭火”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排查水源。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水渠、山塘、水库、河流等各类水源点进行地毯式摸排,完善详细的水源点情况调查表,涵盖水源点位置、规模、可抵达的交通工具等信息,为“以水灭火”提供水源支撑。
三是优化方案。2024年,以宁化县为试点,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购置装备,建成1000余处蓄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点,16个乡镇均成立“以水灭火快速反应队”,配置无人机指挥系统,高效安全处置各类森林火情8次。2025年,在试点基础上,全市全面铺开“以水灭火”实践,各地依据实际制定方案计划,统筹资源调配,优化水源点布局,强化队伍建设,运用“以水灭火”模式高效开展火情处置工作,全面提升全系统应急处置能力。
二、突出专业化,提升新能力
一是购置专业化装备。借助三明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一期的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13个省属国有林场半专业队伍建立物资储备库,增配高扬程水泵26组、输水软管23400米、各容量储水囊13个、便携运水车3台等“以水灭火”基础装备,以及高端阻燃服325套、防火靴325双、头盔325个等专业扑火常规单兵装备。同时,积极谋划森林防火综合治理项目二期,计划投入4000多万元,为全市各县配齐“以水灭火”基础装备160套,林业消防扑火装备1700套,持续完善“以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组建专业化队伍。组建40支426人“以水灭火”专业队,配齐水泵手、水枪手、水带架设员、水源向导员等,明确各岗位职责。全面开展培训演练80次,培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举办三明市首届国有林场森林防灭火职业技能竞赛,围绕水带铺设、远程供水、多泵联动等科目进行实战化比拼,提升队伍技术和技能。
三是火情专业化处置。完善“以水灭火”方案,不断演练方案流程,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情,乡镇“以水灭火”队伍和林业站人员能够迅速携装集结并查找附近水源点,按照找水、取水、输水、分水、用水“五步法”进行专业化处置,提升队伍专业化扑救水平。
三、突出全域化,完善新格局
一是精心部署。全市全面推广宁化县试点经验,印发《2025年三明市森林防灭火工作要点》,重点推动“以水灭火”能力建设,逐步规范以水灭火模式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和物资储备,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各县“以水灭火”简易装备基本配备,队伍基本配齐,推动全域防控。
二是地空协同。对接相关企业,研发适配无人机“以水灭火”系统,加强无人机空中指挥和地面操作手协同配合的演练,实现精准定位、远程操控、高效协同,为早期火情处置增添科技助力。
三是引水上山。全面完善取水网络系统,与水利部门合作实施引水上山工程,铺设输水管道,建设加压泵站,将山下水源引入山林高处,在重点林区设置多个取水点和储水设施,形成覆盖广泛的供水网络,确保火灾发生时各区域能及时获取充足水源,为“以水灭火”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