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防火 > 综合信息

巧改灭火机 加长风筒护林海

2025-04-03   来源:内蒙古日报·草原云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随着积雪逐渐消融,春意日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入春季森林防火24小时战备状态。4月2日,记者走进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探访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又一项突破性技术创新——继风力灭火机加装弧形隔热罩后,全新的加长型风力灭火机风筒亮相,能够进一步提升灭火效率,助力打好春季森林防火这场攻坚战。

在应急事务中心的检修室内,几名身着迷彩服的工作人员正围绕一台风力灭火机进行紧张调试。铁皮卷料在绞口机的齿轮咬合下,发出清脆声响,并卷曲成规则的齿状边缘。

查看风筒两端形状

日常使用的风力灭火机,风筒长度存在一定限制,面对远距离火源时,风力明显减弱,灭火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用耐高温铁皮材质,将风筒长度延长36厘米,并将风筒两端设计为大小筒形,顺沿原风筒安装。经过测试,加长部分与原风筒实现无缝对接,不仅能够精准聚焦火点,增强风力,还能快速扑灭火点。

创新工作室检修组长任福利指着改造后的风力灭火机介绍道:“加长的风筒对原有的塑料材质风筒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延长了机具的使用寿命。队员们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近火源,特别是身材较高的快扑队员,无需弯腰,就能轻松与地面火源展开近距离‘作战’。而且在不使用时,风筒可折叠快速收纳,不影响机具的便携性。”

制作加长风筒

据了解,绰尔森工公司“齐旭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协同技术创新,构建劳模挂帅、员工参与的创新格局。工作室下设扑火机具、修理、无线通讯、调度指挥和车队5个创新小组,聚焦各岗位技术骨干专业特长,建立机制,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内生动力,成功解决了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诸多难题。先后研发出能匹配装运200人使用的移动式森林消防机具车,改造“北极星”机具车、6mf-26型灭火机、Wick—250型高压消防水泵等1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为打造全国森林防灭火示范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安装加长风筒

此次技术创新将对公司的风力灭火机进行全面改造,并同步应用于“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入山人脸识别管理监控系统”等“天空地”立体防火体系中,围绕“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扑救无伤亡”的核心目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综合水平。

应急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周虎嵩表示,自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以来,该中心围绕安全用火规定、防火扑火知识、野外火源管理等方面,采用“有声+图文+文化+面对面”的多维模式,全方位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同时,结合“智慧林业、数字森工”系统建设,持续深化“人防+技防”“人防+物防”的融合,以科技攻坚的方式破解森林防火“最后一公里”难题,全力以赴守护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刘玉荣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