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白狼林业局以建设一流边防线为抓手,通过“三聚焦”助推一流边防线建设,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聚焦森林防火,守好祖国北疆第一道边防线
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白狼地区边境防火线达58公里,每年都受到蒙古国境外火的威胁,是国家重点森林火灾区。由于边境防火线附近火烧枯倒木逐年增多,阳性杂草大量生长,导致成林密林阻火功能逐年降低。2017年起,白狼林业局启动全盟首个10万亩兴安落叶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选择抗火、耐火性强的兴安落叶松作为项目建设主要树种,对中蒙边境防火线附近林带进行可燃物清理和补植补造,同时每隔5千米构建一个灭火系统,共计建立水泵、泵房、蓄水池各17座,消防管道4道232千米。截至目前,已营造完成兴安落叶松556万株近5000亩。项目完成后,会在中蒙边境58公里防火线周边构成一个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以机耕生土隔离带、灭火阻隔带为辅的森林火灾阻隔体系,为祖国北疆构筑一座安全稳定的“绿色长城”。
科技赋能提高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白狼林业局在全盟率先引进的国家先进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集火灾动态监测与精确定位、扑救与指挥、数据实时采集于一体,涵盖卫星遥感、无人机、通信指挥车、护林员管理、人员物资及其他日常管理等多种功能。通信指挥车可在白狼任意区域内,与指挥中心及盟、自治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立音视频通信。此外,白狼林业局持续完善高山铁塔瞭望、地面巡护、防火码等综合设施,为边境防火线建起一座“科技绿盾”。2023年,白狼地区已实现连续20年无境内火灾,成功堵截10余次蒙古国草原火入侵。
聚焦民生保障,筑牢民心稳定第二道边防线
为解决白狼地区返乡大龄林业子女失业问题,保障区域社会稳定,白狼林业局从维护职工生活长久稳定的角度出发,结合林区特色和职工的林区情结,调整思路、争取上级支持,创新解决办法。2020年,成立阿尔山市白狼浩屾林产有限责任公司,吸纳了255名在外地没有稳定工作的林业子女回乡就业,为相关人员安置护林、护边、防扑火等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解决医疗、养老等民生难题。
从“外流”到“回流”,不仅意味着林区发展潜力越来越大,也让“空心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建设平安林区和美丽家乡注入了新活力,信访稳定率达100%。
聚焦产业兴旺,建好兴边富民第三道边防线
助力企业发展。白狼林业局通过考察调研,选取了市场前景好且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赤松茸进行试验。2021年,依托白狼浩屾林产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员工+产业+合作社”方式,从11座试验种植的普通大棚发展到现在的100座以上智能控温大棚,每座大棚纯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2022年,食用菌产量达260余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等地,销售额近540余万元。
产学研相结合。2023年初,白狼林业局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以赤松茸产品为主,就山野菜、黑木耳、中草药、梅花鹿等资源开发,共同成立“林下健康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和“食用菌培育技术研发实验室”。目前,速冻、冻干生产线车间即将完工,教学研采摘基地、林产品展厅、直播间等正在投建,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在助推兴安盟“一流边防线”建设过程中,白狼林业局依托地理和生态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在破解民生难题,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渠道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