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市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依托国有林场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积极发挥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绿色发展等国有林场建设任务“六个一”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龙南林业绿色发展升级。
强化联营带动,推动适度经营。龙南市积极探索“国有林场+集体”“国有林场+企业”“国有林场+集体+企业”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采取租赁、赎买、托管、入股等方式,流转长期闲置失管无收益的林地造林,签订新增森林经营面积4.95万亩,大力实施场外造林,有序扩大国有林场经营面积。
坚持市场导向,有效增收创收。聚焦林业生产经营主业,围绕建设商品型林场,全力抓好杉木林生产经营,严守公益林、天保林面积不减,确保综合利用商品林经营面积,保护职工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林场经营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活立木拍卖销售为主抓手,不断加强经营管理,增加林场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制定出台《龙南市国有林场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明确新增经营收入纳入国有林场新型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允许从新增经营效益中提取30%核增绩效考核工资,建立经营性收入绩效分配激励制度。
坚持质量为本,精准提升森林质效。龙南市以“调密度、优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为宗旨,狠抓“停、造、护、封、育”5个环节,对万亩森林进行有效管护,实现了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按照层次、搭配和主次方法种植,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的原则,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林相改造、森林彩化、种植珍贵树种等改善森林品质。近年来,共完成人工造林1.565万亩、低质效林改造1.35万亩、幼林抚育1.825万亩次、间伐抚育2.458万亩,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坚持生态优先,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积极探索经营新模式发展林下产业,先后与省林科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福建盛大农业公司等单位合作,探索建立“技术帮扶+专家+产业+劳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打造了1500亩“林药+林菌+山泉水厂”林下产业综合体基地、5000亩“林下种植+科普研学+休闲度假”森林研学基地,推动以绿色经济赋能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致富增收。(黄桂平 刘观平 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