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中国绿化基金成立40年来,致力于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事业,建设美丽中国。
普通人如何参与荒漠化治理?中国绿化基金会给出答案:参与“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
“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严格按照“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聚焦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在河西走廊的风沙线上,今年新栽的胡杨生机勃勃;在黄河“几字弯”攻坚片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沙丘间猎猎作响。2024年6月“我为三北种棵树”公开募捐项目正式在网络平台上线以来,这场牵动人心的筑绿行动,仅用一年多时间,引导动员27万人次参与,共募集社会公益资金800余万元,将个人选择与国家生态安全紧密相连。
个人植绿助力国家战略实施
翻开“三北”工程作战指挥图,一道跨越万里国境的“生态伤痕”触目惊心。这里,集中分布着全国84%的沙化土地。
1978年,党中央作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47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伟大号召。
布局三大战役,共绘筑绿蓝图。自然资源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林草局共同发起“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三北”工程建设,促进三北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连续两年,国家林草局印发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开展“我为三北种棵树”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并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具体负责推进。
“我们要响应总书记号召,为三北种一棵树、植一片绿,胸怀‘国之大者’,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绿色新篇章。”2025年4月8日,《“我为三北种棵树”植绿活动倡议书》正式发布,呼吁共青团员、青年朋友尽情挥洒青春汗水,敢为善成、挺膺担当,共同参与“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
一年来,中国绿化基金会积极劝募资金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全民义务植树网,鼓励各省(区、市)通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方式参与“三北”工程建设。目前,三北地区13个省区均已将义务植树捐资尽责纳入“三北”工程建设统筹推进,累计设立捐资尽责项目138个,累计募资3684.54万元。
2024年度,中国绿化基金会以“绿色公民行动”“幸福家园”“百万森林计划”等品牌项目为依托,募集社会公益资金3.55亿元,80%以上的资金用于三北地区。
广泛宣传动员全民积极参与
“请扫描二维码,我为三北种棵树!”今年“3·12”植树节期间,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食堂,屏幕循环播放宣传片、宣传栏张贴专属海报。通过发布活动倡议书号召职工通过专属二维码扫码捐资,两单位共募集资金76.84万元。
这样的场景,只是“我为三北种棵树”宣传矩阵的冰山一角。线上线下联动,一场从指尖到沙场的全民绿化行动陆续登场。
主流媒体、行业权威媒体为宣传活动夯实基础。《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国家林草局官网等林草行业权威媒体平台在“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正式发起后,第一时间刊发报道,保证信息迅速、准确、广泛传播。
在线上,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支付宝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等互联网主要募资平台,广泛开展募捐宣传;基金会形象大使刘劲、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等多名公众人物通过微博、微信视频号录制视频、话题互动等形式,为项目宣传发声;奥运冠军张雨霏的植树动员公益短视频引发年轻人接力转发,“手机云种树”成为流行选择;在今年6月6日“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两周年之际,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新浪微公益邀请30余位知名博主发布公益活动相关微博,邀请奥运会冠军孙杨录制公益活动宣传视频,微博话题“我为三北种棵树”获得微博热搜推荐,同日“我为三北种棵树”话题阅读量达396.1万。
在线下,中国绿化基金会始终注重科普实践。以“每棵树 都算数”为主题,“绿带行动”公益林项目3年成果展成功举办,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数据翔实、案例动人、雄壮的西部风光和巧妙融入其间的科普知识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详细阅读。举办两场“自然观察节”自然教育活动,通过自然课堂、自然游戏、分享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城市亲子家庭宣传三北地区、科普荒漠知识。
跨界创意层出不穷。今年4月8日,来自自然资源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林草局三部门(系统)的100余名共青团员、青年在内蒙古参加植树活动,并发出“三北”植绿倡议;内蒙古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创新采用线上扫码报名方式简化流程,号召全区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中国邮政举办“邮驿传情 绿化三北”主题活动,绿色邮车穿行于嘉峪关的公益海报成就“移动的宣传站”。
从指尖点击到深耕沙场,“我为三北种棵树”通过广泛宣传引领全民行动,以创新之力打破了时空界限,成为新时代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样本。
“三北”植绿行动全线铺开
走进甘肃省酒泉市,今年4月新种下的600亩胡杨、沙枣、梭梭等适生树种苗木在荒漠中整齐排列、绿意盎然。这是中国中车集团12.3万多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的项目建设现场。通过乔灌混交的生态造林模式,在当地构建起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中,企业深度参与成为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我为三北种棵树”公益活动面向98家国资委管辖的央国企及26家大型金融企业发起合作邀请,已得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中车、中国邮政、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光大银行等单位的积极支持,另有30多家央国企和头部平台等积极响应并谋划设计参与途径,共同为三北地区植树造林注入公益力量。
挥锹铲土、培苗浇水。4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举办“我为三北种棵树 五四精神耀北疆”省区联动主题活动。现场,1000余名青年代表合作栽下柠条、柽柳、胡杨等耐旱树种2万余株,建成200亩防风固沙“青年林”,现场特别邀请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状集体”称号的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分享动人事迹,以榜样力量号召青年坚守誓言,为北疆大地增添“青春绿意”。
自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团委组织百万青少年投身“三北”工程建设,累计建设完成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等青年林2.3万亩,建设“三北”青年林3万余亩。
样板工程的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4174.5万亩,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从“我”开始,为“三北”种棵树。今天种下的树苗,终将在未来长成抵御风沙的屏障;今天汇聚的细流,终将汇成守护家园的绿色长河。正如《“我为三北种棵树”植绿活动倡议书》号召的那样,争做“三北”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争做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者,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者,为筑牢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增绿添彩,共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果叮咚 杨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