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蓝天白云交织,雪山草原相映,高原极地的民族风情令人沉醉;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相继规划完成;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教育队伍沿着森林深度体验研学线路,了解东北虎、东北豹从种群濒危到恢复壮大的艰难历程;在海南热带雨林公园,10条生态游憩精品路线和科普廊道精彩纷呈,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闻名遐迩;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观令人无限向往,朱熹故里、闽越文化等人文资源令人回味无穷……
实现全民共享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目标之一。普通游客能否进入首批5个国家公园游览?国家林草局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解答了相关疑问。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希望国家公园之美,能够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深度探访、体验。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继续推动完善国家公园开放条件、管理制度,打造高品质的自然教育活动,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突出生态、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更好地服务美好生活,构筑精神家园。”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3年来,聚焦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为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
守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自2016年启动体制试点至今,中央相关单位和青海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高位推动。中办、国办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中改办、中财办多次实地调研、制订政策,推动中央关于国家公园改革战略部署落地落实。青海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是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和系统治理。青海省整合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4县的国土、水利、林业、农牧、生态局相关职责。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管控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按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国家公园范围内6类、15个自然保护地进行统一管理。
三是实现了共建共享共治。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企业、群众、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通过“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制度,让当地原住居民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守护者和改革红利获得者。
四是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包括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改良、人工种草、沙化土地治理等。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在此前为三江源一期、二期保护工程投入235.64亿元资金的基础上,又先后投入86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近5年,三江源地表水资源较多年平均值提高33.7%,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达6%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恢复,过去难得一见的雪豹、欧亚水獭、兔狲、藏狐、白唇鹿频频现身,整个生物链基本形成良性循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在99%以上,出境水质40%达到一类以上。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江河源头再现千湖美景,‘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介绍。
大熊猫国家公园:
推进旗舰物种及栖息地保护
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川陕甘三省,区划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四川片区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87.7%;涉及7个市(州)、20个县(市、区),涵盖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1.39万平方公里、分布野生大熊猫1227只,分别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量的92.7%和92%。
为推进旗舰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指示批示、实地调研、听取汇报,研究解决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四川省林草局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一是强化工作协同联动。在国家林草局与川、陕、甘三省政府构建的局省联席会议机制框架下,牵头联合陕西、甘肃林草主管部门建立了三省协同联动机制,共同编制规划,开展联合巡护等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法规制度。省政府出台加强四川片区建设的意见,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省法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省检察院强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监督。
三是分类化解历史问题。安排省级财政奖补资金9.56亿元,稳步推进200宗矿业权、245座小水电有序退出,将2600余亩集体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
四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创新提出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和毗邻的特定区域及外围关联区,分别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分类动态管控措施。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设立界碑界桩3646个。聚焦大熊猫重要栖息地和重点生态廊道,共计实施生态修复近54平方公里。
五是科学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加快实施卧龙、荥经试点项目,新建唐家河川金丝猴、扭角羚和卧龙五一棚、邓生等生态定位观测站,开展野生雪豹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现已布设监测样方1086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7830个,收集数据量达730余万条。
六是强化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联合西华师范大学共建“大熊猫学院”,聘请权威专家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2024年上半年,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已引进生物学、生态学和动物医学等专业博士或副高职称人才4人。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主要保护对象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有效保护了全国64.8%的野生大熊猫。特别是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长,大熊猫‘伞护效应’显著。”四川省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副局长陈宗迁介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积极调处人兽冲突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常态化开展保护巡护、清山清套,严厉打击偷盗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修复栖息地、打通野生动物跨境通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野生虎豹及其伞护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恢复。
“目前稳定生活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经从试点前的27只、42只,分别增至70只、80只左右,其主要猎物野猪、狍、梅花鹿的种群数量也都增长了一倍多。随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多,人兽冲突的矛盾和风险也确实在增加。”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段兆刚介绍。
为缓解人兽冲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设人虎冲突预警体系。依托“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优化红外相机布局,实行24小时预警预报,实时发布虎豹预警信息,有效提升主动预警能力。开展人虎冲突系统建设试点,建立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构建红外探测、振动光纤、无人机驱离三道屏障,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虎豹靠近村屯立即报警,监测员、村主任、巡护队在信息群内同步共享相关情况,保证虎豹等猛兽入侵早发现、早预警、早驱离。
二是开展物理围栏防范工程试点。在16个虎豹经常出没的核心区重点村屯、林场场部建设物理围栏,把居民生产生活区基本包围,守住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已完成11个村屯和场部的建设任务。
三是实施虎豹等野生动物损害补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2020年起开始实施损害补偿,2022年引入保险机制,2023年扩大了损害补偿范围。目前,国家公园内、“天窗”区域内,由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全域由野生虎豹造成的人身伤害、生态管护员在工作期间受到的意外伤害、野猪等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均全部纳入理赔范围,并扩大农作物理赔种类。
四是推行了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政策。引导原住居民参与保护巡护工作并在保护中受益,补偿原住居民因保护虎豹而受到的经济影响或者潜在的经济影响。2023年第四季度起,从园区居民中选聘生态管护员7874人,户均增收约1万元,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构建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范围涉及9个市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楠介绍,为建立协同联动、高效顺畅的国家公园“园”“地”融合发展机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
一是建立了省级国家公园工作协调机制。海南省组建了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常务副组长,国家林草局副局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的海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园”“地”融合工作纳入领导小组的重要议事内容,组织协调25个省直部门和9个属地市(县)共同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明确由领导小组下设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小组承担省级社区协调委员会具体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国家公园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二是调整优化基层社区协调委员会架构。结合国家公园工作实际,分片区重新组建了以国家公园管理分局为主体、相关市(县)政府参加的基层社区协调委员会,将与国家公园建设密切相关的市(县)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应急、水务等有关部门新增为成员单位,明确了议事规则和重点协商内容,并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对议定事项制定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显著提升了属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工作协调更加顺畅,问题解决也更加及时。
三是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加快建设环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完善路网体系,并规划发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绿色产业,研究划设环国家公园绿色产业发展带,引导和推动国家公园所涉市县绿色转型。进一步简化优化园区内建设项目审查审批手续,并结合公益林直补、生态管护员选聘、示范社区建设等方式,多渠道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武夷山国家公园:
一体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目标,按照“四个兼”总体思路,不断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一是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保护传承珍贵遗产。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富集,文化底蕴深厚。为保护生态、人文资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先后实施森林雷击火防控、卫星综合监测和智能视频监控项目,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数字化及展示平台。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落实全域网格化监管,构建国家公园及周边一体化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
二是突出保护和发展兼容,促进绿色协调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建立以社区群众为中心,服务绿色产业、服务环带建设、服务前置审核、服务环境整治的“一中心四服务”协调发展机制,支持打造生态茶园和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不断壮大茶、旅、竹等绿色产业,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突出全民和集体兼顾,强化资源统一管控。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典型南方集体林区,集体土地面积超过一半。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实施毛竹林地役权管理、商品林赎买,基本实现集体自然资源统一管护。构建规范生态执法行为,“武夷山国家公园110”生态保护联动机制、检察监督协作机制、巡回审判联开机制、综治中心联盟议事协调机制联动的“一规范四联动”生态执法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突出科研和游憩兼具,建立全民共享机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着力深化“1+N”科研战略合作,打造“1+N”科普宣教品牌,健全“1+N”科研监测合作机制。
“监测结果显示,地表水水质优级监测点占比从95.7%上升到98.5%,森林植被固碳释氧量与2022年相比平均上升12.5%;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新调查到12个中国新记录种、34个福建新记录种,创建以来累计发现34个新种。”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省管理局局长方燕鸿介绍。(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