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四十年守护,旗舰物种大熊猫的“非凡跨越”

2024-08-19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四十年守护,旗舰物种大熊猫的“非凡跨越”

——“共话大熊猫”系列访谈之一

大熊猫,这一地球上生存超过800万年的珍稀物种,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活化石”“中国国宝”的美誉,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旗舰代表。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四川设立多个基地,致力于大熊猫救护、繁育、野化放归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在对大熊猫开展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一些公众对大熊猫人工繁育产生了很多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圈养大熊猫?为什么要实行大熊猫人工繁育?为什么要对大熊猫实行人工采精?针对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记者日前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繁育专家张贵权进行了专访。

拯救濒危物种

助“竹林隐士”永续繁衍

野生大熊猫常常独来独往,难以亲近,故得雅号“竹林隐士”。

在野外,大熊猫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竹林中,有很强的领地意识。春暖花开的时节,它们为了繁殖,才会打破孤独,互相追逐,“热恋成婚”。

大熊猫“华美”和幼仔 张贵权摄

圈养大熊猫是保护野外种群的必要备份。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第一次普查时的2400只骤降至1100只,生存前景堪忧。鉴于此,我国迅速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为野生种群提供备份保障。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支持和认可。“在就地保护种群灭绝的时候,圈养大熊猫是物种延续和重归自然的希望所在。”张贵权说。

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728只,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了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反哺。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通过野化训练后,放归到存在灭绝风险的野外小种群内,能够有效补充种群个体,并参与野外小种群繁殖。这是保护野外小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功放归了10只圈养大熊猫到野外,促进了小相岭和岷山南端的大熊猫小种群复壮。

在大熊猫迁地保护的过程中,人工圈养大熊猫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自然繁育,作为大熊猫繁衍后代的本能方式,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工圈养大熊猫主要以自然繁育为主、人工繁育为辅。”张贵权说,“在大熊猫繁殖季节,雌性和雄性大熊猫被放养在一起进行自然交配。然而,大熊猫的发情期(排卵期)相对较短,且难以准确预测,一旦错过最佳时期,自然交配便难以完成。这给自然交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人工繁育,作为自然繁育的延伸与补充,其目的在于确保大熊猫种群的持续繁衍与扩大。当自然交配无法实现时,通过人工繁育,我们就可以有效克服自然繁育中的种种障碍,‌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繁衍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

在早期大熊猫圈养保护工作中,由于种群数量有限,能够参与繁殖的大熊猫个体更是稀少。这直接导致大多数雄性大熊猫难以完成自然交配。张贵权说:“为了保护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确保那些具有极高遗传价值个体基因得以传承,当它们无法完成自然交配时,我们就会采取人工采精和人工授精技术,保留它们的后代。”

在大熊猫人工辅助繁殖过程中,人工采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繁殖效率并确保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科研人员采用了电刺激采精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繁殖中被广泛应用,且已被纳入农业院校的畜牧专业课程教材。该技术在大熊猫的繁殖应用中安全有效,已经过45年时间的验证。尽管有小部分人对电刺激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但迄今为止,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电刺激采精技术会对大熊猫及其他动物的寿命或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人工采精是一项精细的操作。为确保这一过程的安全有效,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低电压的电刺激方法,并结合安全麻醉技术。“电压通常设定在2—6伏,这是一个非常低的电压范围。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电压几乎是感觉不到的,对于大熊猫而言也是如此。”张贵权说,在麻醉取精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还会实时监测大熊猫的呼吸、心率、血压等体征信息,以确保大熊猫在整个采精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生理状态。

攻克“三难”

大熊猫从“濒危”降级“易危”

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存活难,曾是大熊猫人工繁育面临的三大难题。对此,科研工作者是如何解决的呢?

发情难。‌大熊猫的发情受到环境、‌气候、‌营养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圈养条件下,‌大熊猫可能因为生活环境单调、‌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体质下降,‌缺乏活力,‌从而难以发情。

针对这一问题,张贵权和他的同事们采取了一系列科学而全面的策略。生活环境对圈养大熊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为了模拟野外自然环境,科研人员对大熊猫的生活区域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打造,增加了活动面积,提供了丰富的植被、水源和隐蔽空间,使大熊猫能够自由活动、探索和休息。营养水平是影响大熊猫发情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人员通过科学调配饲料,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合理搭配在一起,以确保大熊猫获得均衡、全面的营养。适量运动对于大熊猫的身体健康和发情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改善它们的生活环境,增加活动面积,提高营养水平,加大活动量。大熊猫吃好、喝好、生活条件好,开心了,这个问题就逐渐解决了。”张贵权说。

配种受孕难。由于‌雌性大熊猫独特的生殖生理特性,一年仅有一次发情期,‌加上雌性大熊猫排卵期很短,使得‌自然配种的时机难以把握。再加上雌雄大熊猫个体之间的行为和喜好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配种受孕的难度。

“在繁殖生理方面,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提升大熊猫配种受孕的概率。比如在繁殖季节,科研人员会仔细研究雌性大熊猫激素水平的监测数据,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把握配种时机。这样,受孕率就大大提高了。”张贵权说。

育幼存活难。大熊猫的繁育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即使成功繁育出幼仔,其存活率也非常低。雌性大熊猫通常一胎产一至两只幼仔,然而,自然的哺育条件却对它们存活构成了严峻考验。

“大熊猫幼仔刚出生时只有100多克,体重极轻又全身无毛,所以极度依赖母亲的怀抱来保持体温和安全感。”张贵权说,在这种情况下,熊猫妈妈同时照顾两只幼仔,往往会力不从心。幼仔们在妈妈怀里嬉闹时,可能会从妈妈怀里掉下去摔伤,或被妈妈不慎压死。更为复杂的是,有些大熊猫妈妈对自己的仔表现出排斥或恐惧的反应,认为它们长得“奇怪”,不愿靠近。“这种母性缺失的现象,对幼仔的生存构成了直接威胁。”张贵权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取出熊猫幼仔,进行人工哺育。如果是双胞胎,我们也会取出一只进行人工哺育,过段时间再还给大熊猫妈妈。这样交替喂养,就大大提高了熊猫幼仔的存活率。”

谈起大熊猫的人工繁育,张贵权深情地讲述了一段关于熊猫妈妈初次产仔的独特经历。那是20世纪90年代,一只熊猫妈妈产仔后,并未像预期中那样温柔地叼起或抱起,而是任由它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艰难爬行。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细心而巧妙地帮助熊猫妈妈适应母亲的角色。工作人员将幼仔安全取出后,将其粪便和尿液涂抹在熊猫玩具上面,让熊猫妈妈在玩玩具时熟悉幼仔的气味。工作人员还录制幼仔的叫声放给熊猫妈妈听,进一步唤醒它作为母亲的本能,建立与幼仔的情感联结。经过两三个月的耐心引导和“训练”,熊猫妈妈逐渐学会了照顾和哺育自己的孩子。“母爱的本能虽然是天生的,但在面对新生命时,适当引导与帮助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若不勇于尝试,它或许永远无法跨越那道门槛。”张贵权感慨道,“对于第一次做母亲的熊猫而言,这样的学习过程尤为关键。一旦掌握了要领,下次再当妈妈时,它就能轻松带仔了。”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大熊猫的救护与收容为主,到如今的以大熊猫人工繁育科研为主,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在大熊猫保护研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历经40余载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大熊猫的人工繁育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张贵权说,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6只增长至385只,占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的一半以上,成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重新评估大熊猫保护状况,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下调至“易危”,这是对我国多年来在大熊猫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方面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

“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卓越贡献,更为全球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张贵权说。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努力。大熊猫物种从“濒危”到“易危”的转变,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我们还成功保护了众多其他濒危物种,为地球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矫松原)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