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改革发展 > 林草产业 > 经济林产业

江西遂川“低产改造+科技赋能”促油茶产业发展

2025-04-1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衙前镇地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重点林区,素有“油茶之乡”美誉,种植加工历史悠久,现存油茶林1.45万亩,树龄超40年的老树比例高达65%,主栽“霜降籽”“寒露籽”等传统品种。

虽坐拥丰厚资源,产业却长期陷于大而不强的窘境。老茶树产油量不及高产油茶树三分之一,粗放管理导致林间杂草丛生、土壤板结,个别近乎抛荒。“亩收益不到800元,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花时间打理。”石盘村老茶农张小刚道出了曾经的困局。

2022年,衙前镇被纳入全省油茶产业振兴重点镇,次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项目。林业专家实地勘察后发现,全镇可改造低产林达8000亩,通过品种改良、树体复壮、基础设施升级,完全具备提质增效潜力。衙前镇随即决定,在石盘、塅尾、溪口村规划万亩产业示范带,打出“低产改造+科技赋能”系列组合拳。

塅尾村紧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率先成立经济合作社,流转135亩老龄油茶树,采取阶梯式垦复法清除杂灌,按标准疏密移栽,对病弱枝实施“开天窗”修剪。引入水肥一体化核心技术,铺设喷灌管网,实现精准调控。“传统种植全凭经验,现在每株茶树都能按需‘吃饭’。”林业技术员刘伟说。经测算,改造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2%,坐果率增长40%,亩均用工成本下降60%。

在塅尾村油茶基地,村支书张理鑫介绍:“基地亩产较传统种植提升40%以上,丰产期亩收益预计可突破3000元,真正让村民看到科技种植带来的实惠。”两年实践,示范效应正加速在塅尾村油茶基地显现。2024年,鲜果产量达8.6万公斤,亩均产油量跃升至20公斤,出油率突破24%,亩产值较改造前增长180%。

“以前,觉得老油茶树是负担,现在成了宝贝。”村民李香连在基地做事,年增收超2万元,正准备将自家5亩老茶山纳入改造。

2025年,衙前镇示范带在实施油茶水肥一体化项目692亩基础上再增加613亩,计划推广林菌、林药、林蜂等复合经营模式,力争3年内亩均产值突破5000元。(王明红 刘祖刚 李玉琼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