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组织开展油茶栽培技术培训,将油茶种植、管理、加工等关键技术送到油茶种植户和基层林业技术人员手上,推动油茶高质量发展。广东今年将于5月底前完成油茶新造26.93万亩,10月底前完成低改及抚育20.34万亩。到年底,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将稳定在360万亩左右、茶油产能8万吨。
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万亩油茶种植基地 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供图
培训班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两位专家针对油茶良种配置与高效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等进行教学,并前往油茶种植基地现场传授油茶施肥、修剪、树形管理技术。“以前种油茶都是靠经验,现在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心里更有底了。”参加培训的农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实操性强,要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如今正值春耕时节,一棵棵油茶苗先后在河源、梅州、韶关、清远等地“安家落户”。为做好油茶造林和施肥等工作,开春以来,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广东省林业产业协会、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单位,组织专家油茶团队,深入各地开展科技服务,将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相关政策要求传授给种植户,并针对不同种植户的问题需求,提供个性化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
专家油茶团队深入各地开展科技服务 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两大油茶团队已累计指导36次,服务油茶基地29个,举办技术培训10次,培训技术人员182人。“我们将继续发挥科技优势,深入基层服务农户,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团队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开展油茶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让油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多措并举支持油茶扩面提效,实施全产业链条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省林业局先后实施支持油茶营造财政奖补政策和省油茶特色产业发展“补改投”项目,对油茶新造、低改、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等项目分别按照每亩1000元、600元、2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支持,对获得“补改投”的龙川县、大埔县油茶特色产业发展基地给予每个3000万元的奖补,对获得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的市县给予财政重点支持,带动当地林民增收致富。
今年是落实《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攻坚之年。今年初,广东省林业局制定2025年油茶生产计划任务,将油茶生产任务作为中心工作,坚持油茶新造和改造并举、面积和产量并重、生产和市场并扩,落实经营主体、生产用地、作业设计及苗木保障服务,严把造林质量关,提高油茶亩均产量和林地产出率。
下一步,广东将持续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优化油茶加工布局,建设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创建集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示范、油茶籽仓储、高值化利用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文旅融合和品牌打造于一体的油茶类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区域油茶产业集群和“粤林茶油”公用品牌 ,促进油茶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赋能林业经济发展。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