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毛之地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30多年来,两代白龙江林业人在河西高台县持之以恒,成功实现“绿进沙退”,并因地制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1991年,为缓解白龙江林区的“两危”困境,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合理经营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引导部分职工、家属和待业青年转产开发河西地区,兴办高效农业和生态经济型林业。
由此,南华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开启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分散经营以农治沙、以林治沙、农林结合、综合开发,到集中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一林一果加酿酒”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并举。
葡萄基地 高台南华保护中心供图
开发建设以来,几百名职工在河西扎根,凭借着一把铁锹、一双手,战严寒、斗酷暑,通过天保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持续播绿,探索出“职工群众主动治沙—沙产业开发—收益用于治沙”的循环模式,打造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葡萄产业基地,提炼出“治沙造林+治沙造田+节水灌溉技术+酿酒葡萄基地+生态旅游”的南华模式,为祁连山下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截至目前,管护中心累计栽植人工林1.8万亩,完成封滩育林6.33万亩、退化林修复0.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花卉1128.5万株,发展经济林果2000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70%,有效遏制了流沙的危害,阻止了沙丘前移。
在酿酒葡萄基地方面,管护中心建成酿酒葡萄基地1万多亩、鲜食葡萄基地1000多亩,精心栽培蛇龙珠、赤霞珠、梅鹿辄等十几个名贵葡萄品种。
在生态旅游方面,以生态旅游、现代农业体验、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祁连葡萄庄园景区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景区由有机葡萄观光园和葡萄酒工业园两部分组成,有机葡萄观光园包括鲜食葡萄、桃、杏、枣等各类果树,其中有现代化设施葡萄大棚8座、露地鲜食葡萄137亩,培育有圣诞玫瑰、妮娜皇后、美人指等优质葡萄品种。葡萄酒工业园结合葡萄酒生产、现代化地下酒窖,打造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亲子活动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目前,景区是张掖地区的葡萄科普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
千年戈壁变绿洲,万亩葡萄结硕果。下一步,南华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将着眼防风治沙、产业融合,以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双驱动,打造葡萄美酒夜光杯景区、白龙江林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蔺耀新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