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鄂西北大山区的湖北保康县生态优美、山清水秀,林地面积412.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3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36%,是生态旅游胜地和健康养生福地。
2024年以来,保康县紧紧围绕林长制工作目标,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坚持做好“建、管、守、用”四篇文章,全面提升林业治理水平和森林资源保护水平,为全县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建”字,夯实生态基础
坚持科学绿化,深度挖掘绿化空间,持续推进“绿满保康”再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进城乡绿化、村庄绿化、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大力开展生态修复,着力打造一批绿化特色示范样板,全域绿化水平稳步提升。
2024年,全县共完成造林1.6万余亩,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15.8%。落实2023年度森林抚育补助项目2万亩。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共举办活动10次,新建示范基地12块326亩,栽植苗木57万株。2024年,保康县代表湖北省迎接天保退耕国家级核查,得到一致好评。
突出“管”字,强化资源监管
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和使用林地定额制度,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许可手续,落实公益林投保,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全面整改森林督查违法图斑突出问题,积极配合中央、省、市林业执法检查,依法打击查处违法行为。
2024年,共完成森林督查核查图斑215个,涉及违法图斑14个,行政立案查处4起。积极配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任务4件,开展森林资源行政检查20次,下达恢复植被提醒函13份、使用林地监管函9份、限期恢复植被督办函2份,确保森林资源管理逐步规范有序。办理各类永久和临时使用林地手续173宗3867亩;推进集体林木采伐改革试点工作,将小额林木采伐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采伐期限放宽至3个月,共办理林木采伐证1736份;落实生态公益林投保面积105万亩、保费157万元,受理理赔案件11件、理赔金额29.05万元。
狠抓“守”字,筑牢生态屏障
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五年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病虫监测,严格落实“五个一”技术要求,全年清理除治病枯死松树60539株。开展“护松行动”,组织突击检查13次,对全县11个乡镇33家涉木企业、木材加工厂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持续强化森林火源管控,2024年批准野外用火60余起,争取近21万元防火物资配发充实到乡镇。国债森林防火项目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官山林场“空天地人”四位一体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完工验收,配备森林消防储水罐7个,安装超清监控1套,森林防火语音播报系统投入使用。投资2699万元在全县建成生物阻隔带100公里,建防火道路19.7公里。在重点防火期和节假日,增派力量、严防死守、排除隐患,全县森林防火形势保持稳控。
着力“用”字,推动绿色发展
拓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巩固森林康养试点建设成果,推动林业企业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制定森林康养套餐,兑现奖励政策资金321.8万元,官山森林康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项目启动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200万元,完成人行栈道基坑开挖施工4576米、砌挡土墙5000立方米、建设人工湿地3处和排水沟1200米、环境综合整治3000平方米。
实施木材战略储备林项目1166亩。争取到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秦岭冷杉拯救保护项目及古树名木管护资金112万元。新发展核桃基地580余亩,完成管护面积3万亩,新增有机认证基地300亩,发展核桃林下套种油茶等1200余亩,带动100余户增收。落实标准化基地改造1.2万亩,建设核桃油、初加工、核桃仁加工生产线3条。通过推广“新型市场主体+农户+基地+市场”发展模式,累计流转、承包、租赁核桃基地3200余亩。2024年,全县鲜核桃销售量突破250万公斤,核桃干果总产量预计1.2万吨、综合产值预计4.5亿元。(郝传杰 庄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