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积极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广东路径,两年多来,全省上下积极推进扩绿兴绿护绿,不断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进一步厚植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两年多来的生动实践,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是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抉择,更是基于科学理论建构和指导的必由之路。
2022年7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明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东省委出台实施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将“绿色”作为新时代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最亮丽的底色,积极探索走出新时代“两山”理念的广东路径,无疑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题中之义、必由之路。
110年前的1915年,来自广东深圳的凌道扬先生等林学家倡议设立植树节,今年恰逢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3月12日作为植树节正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今年更是“岳山造林”大会战胜利50周年,而设立植树节的首倡者、植树节的纪念者、“岳山造林”的发生地都与广东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从40年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到1991年3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表彰,再到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继续奋战五年确保如期绿化广东的决定》,1994年1月以1号文出台《关于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先后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绿化造林行动,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广东传承不断、生生不息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是基于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不二选择、必由之路。
新时代以来,2013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从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从顺应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出发,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2018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吹响了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攻号角,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广东打牢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审议通过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就是要在新时代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奋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广东路径,这也是基于实践理性和延续的最优方案、必由之路。(赖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