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物种保护

重庆四面山鸟类保护成效显现

2025-01-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日,在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四面山森服中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一只通体灰蓝的鸟儿不断鸣唱,叫声为连续重复的高调“呲呲”金属音。后经确认,该鸟为“蓝鹀”,这是其在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首次记录,表明四面山鸟类保护成效显现。

蓝鹀是中国特有鸟类,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以东、秦岭以南、华南北部以北,东至浙江西北部的山区。近年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多项野生鸟类保护措施,常态化布设100余台红外相机,累计回收有效红外照片5000余张、视频3000余条,相继拍摄到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白鹇等珍稀鸟类20余种。为吸引鸟类来四面山栖息繁衍,在高大乔木安装35个木质鸟类人工巢箱,后期入住率50%以上。在加强鸟类科普宣传的同时,采用“专业人员+网格护林员”机制,在保护区内常态化开展违法捕猎专项行动。

四面山森服中心还建成野生动物救护站,累计开展鸟类救助30余次。重庆江津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是全国首批、重庆首座防控标准站,目前四面山正在筹建鸟类环志监测站。 (侯建华 魏佳)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