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保护动态

大兴安岭南瓮河保护区“天空地人”监测体系显成效

2025-09-15    来源: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发现一处新的东方白鹳巢穴,并捕捉到亲鸟照料幼雏的珍贵画面。南瓮河湿地已成为东方白鹳信赖的筑巢家园。

2019年,南瓮河保护区科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首次拍摄到东方白鹳巢穴,成鸟在空中盘旋守护着巢中的5只幼鸟。自此,每到迁徙季,雄鸟会提前抵达,勘察巢穴。数日之后,雌鸟便会前来与之汇合。

作为全球重要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南瓮河保护区高度重视鸟类栖息与繁殖情况监测工作。近年来,保护区积极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为保护野生动物筑牢科技防线。依托卫星遥感技术打造全域感知底座,精准掌握驼鹿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以无人机为核心搭建空中探测体系,定期对重点区域和生态廊道开展巡查,每年通过无人机巡护采集的数据超5000条。按照集团保护地发展要求,构建生态物联网感知系统,实现集团旗下各保护地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结合区域实际,布设卡口监控、生物多样性网格化监控、自主网红外相机等设备,并搭载智能识别AI技术,既能精准捕捉野生动物活动轨迹,又能及时防范非法入侵、盗猎采伐等行为。目前,该监测体系已覆盖保护区15.41%的面积,累计获取野生动物影像23TB,监测到保护区内驼鹿种群数量600余只。

南瓮河保护区的“天空地人”智慧监测网不断完善,其价值不仅在于获取海量监测数据,更推动了保护模式从过去的被动管护转向主动预警、从依赖经验决策升级为依靠数据支撑。(李潘 于健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