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的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张由335台红外相机组成的立体监测网络悄然铺开。依托先进的生态智能管理系统,保护区实现了对全域森林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的全天候守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保护区峰峦叠嶂,峡谷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96.5%,是华中地区自然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保护区建成生态智能管理中心,并接入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为精准掌握生态本底,保护区科学布设335台红外相机,43名专职管护员和195名生态护林员协同负责网格化巡护与设备维护,确保监测无死角。
近五年来,保护区已累计捕获珍贵野生动物影像资料10万余条,清晰记录了斑羚、金雕、黑熊、豹猫等物种的活动踪迹;基于AI数据库系统对2000余种动植物的影像、分布及活动规律进行分析;划定了4个核心保育区,重点保护金雕繁殖地、珙桐群落及斑羚核心栖息地。
在严格保护基础上,保护区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秦新 王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