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保护动态

河北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发力

2025-02-2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日前在石家庄市召开。会议通报了2024年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河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自2017年建立以来,不断健全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重点物种保护、执法监管能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营造野保宣传氛围4个方面不断实现突破,全省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生境地得到有力保护,公众野保意识明显提高。

目前,河北省基本建成以10个收容救助站为骨干、多个收容救护点为补充的救护体系,年均救助以国家重点保护为主的野生动物6000余只(头)。划定公布河北省9个第一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25个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认定曹妃甸、衡水湖等6个“鸟类天堂”。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安家”白洋淀,旗舰物种华北豹在太行山区频现,完成极小种群丁香叶忍冬专项调查,发现野外植株61棵。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市县3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与石家庄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8个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清风”“金网”“网盾”等专项行动,年均侦办涉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1250起。设立林草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67处。调整公布全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由过去的530种增加到605种。建立“护飞行动”常态化制度,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制定《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组织围场、涞源等6县开展了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赔偿工作。开展进学校、进村庄等野保宣传活动200多次,受众达60多万人。2024年,包括“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王铁军 刘力萍)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