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大兴安岭是寒冷的,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许多人选择足不出户在家“猫冬”。然而在韩家园林业局兴隆余庆上沟,有一群身影迎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哈气成霜的时节中,踏着半尺深的积雪,手脚麻利地在林间忙碌着。
清晨5点,机械的轰鸣声宛如林间的“晨练号角”,打破了山林的宁静。作业人员们穿梭在林间,挥舞着油锯和斧头,清理着灌木和杂树,一辆辆载满原木的车辆在雪道上留下深深的辙印,此刻的林海深处正上演着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按照设计规程,我们需要清理掉这条沟系中所有影响森林生态的挂号木。”工作人员边搓着手边解释道。作业人员在现地各司其职,精准处理着场地内的濒死木、风折木、被压木等挂号木,钩机与四轮拖拉机协同进行着木材集运。楞场中,装车、运输,卸载、测量、造材、选材等工序环环相扣,最终实现规范归楞。
为高质量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韩家园林业局在2024年提早谋划,组建专项工作组,依据森林沟系经营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专家论证,选定兴隆余庆上沟19995.7亩林地作为经营区域。同时参照《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十种模式》和实地资源现状,与中国林科院专家交流合作,设计出4种适宜的经营模式。并根据不同经营模式,科学布设了12组作业样地和对照样地,用于监测和收集树高、胸径等相关信息,为培育优质森林生态系统筑牢了数据基石。
“在山上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啊,都互相提醒着点,保护好自己。”在兴隆林场生态修复第一作业组处,包保人员边嘱咐着边现场指导。依托“三级包保”作业制度,通过“两天一例会”“七天一通报”工作机制,包保人员全面负责产中指导、安全检查、内业建档等各项管理工作。
“你看这棵白桦树,上面挂了采伐号,得给它清理掉。”作业人员边说边麻利的操作油锯,精确的把切口控制在30至45度之间,这是岗前培训时老师傅手把手教的绝活。在生产作业前林业局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详细讲授了安全生产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故障处理等要点,实现全员理论与实操的双重达标。并签订生产作业合同与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生产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林地在经过科学疏伐后,森林的蓄积量和质量会得到显著提升,能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越采越优、越管越丰’的良性循环。”生态修复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到。
自2024年以来,韩家园林业局以林长制为支撑,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核心,以沟系为基本单元,严格执行作业设计要求,严把作业质量关口,通过科学疏伐低质林木,着力培育稳定、健康、优质的森林生态系统,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