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内蒙古军区各级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2025-04-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把绿色绘进北疆
——内蒙古军区各级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4月以来,内蒙古军区各级纷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热火朝天的场面、干劲十足的身影,成为春天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内蒙古军区把参与生态建设作为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渐形成了“东部抓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中部抓绿化荒山、西部抓防沙治沙”的生态建设格局。当下,祖国北疆大地春潮涌动,再次为官兵们向荒山进军、为沙漠播绿吹响了号角,和煦的春风里处处涌动着植树造林的热潮。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武部官兵挥锹挖土、填土夯苗,以实际行动为驻地增添一抹新绿。

春天里,种下一片新绿

“来,搭把手,把树苗扶正……”近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人武部组织军官、文职人员、民兵队伍与地方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共计230余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驻地增添新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官兵们与地方干部群众分工协作,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培土,有的提桶浇水,大家互相配合,干劲十足。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任务区域内共栽种树苗1300余株。“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人民武装力量,我们不仅要在国防建设中发挥作用,也要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看着成片的树苗,植树的官兵虽然汗湿了衣裳,内心却充满了自豪。

在阿拉善左旗“青年世纪林”,白沙蒿、沙拐枣、红柳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过去这里沙漠面积大,风沙多,许多人都搬走了。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人们又搬回来了。”正在利用巡护时间采籽、清茬的民兵包长命说。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人武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植树育人、共圆绿色梦想”为主题的国情教育实践活动,军地携手先后建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八一"同学生态林、深圳通信卫星林、边防军民生态林等多个共建基地,共完成造林16万余亩,其中12万亩已通过国家验收,达到成林标准;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形成了宽4000米、长30000米的绿色长廊,在浩瀚的大漠戈壁,奏响了一曲曲军民融合、共建共育的时代新乐章。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武部官兵共同栽下一棵棵树苗。

在北疆,筑牢绿色屏障

一入春,巴彦淖尔军分区的官兵已经深入乌兰布和沙漠一线腹地,和林草专家一起调研,共同商定今年生态基地建设的具体规划。“科学筹划、及早开工,确保‘千名民兵万亩林’活动能切实取得实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继续在乌兰布和沙漠进行治沙大会战,为沙漠“锁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的连年改善。

202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巴彦淖尔军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巴彦淖尔市地处华北、西北结合部,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进入新时代,军分区机关和杭锦后旗人武部、磴口县人武部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先后种植沙枣、梭梭、柠条等苗木30余万株,筑起一条长48公里的防风阻沙林带。

从一棵棵迎风挺立的小树,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植下的是新绿,更是梦想。内蒙古军区组织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地方生态建设,参与60余个生态基地和胡杨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该军区已累计完成50余万亩生态林建设。

“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内蒙古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按照“科技支撑、逐年推进、滚动发展”的思路,持续巩固集宁植树基地、商都植树基地等生态基地建设成果,主动参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保护岱海母亲湖,我们在行动”等,逐年加大阿拉善左旗“青年世纪林”、杭锦旗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兴安盟“爱民生态林”等建设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广大部队官兵和民兵队员的努力和带动下,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军营乃至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我们将牢记嘱托,一茬接着一茬干,巩固和发展‘绿进沙退’的好势头,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新贡献。”内蒙古军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许敬)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