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我国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美丽中国绿色本底不断夯实。图为满目苍翠的江西井冈山。 刘远庆摄
34.6亿亩森林、39.68亿亩草地,这70多亿亩的森林和草地,覆盖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土。这是中国的生态家底,日益浓重的绿色正在神州大地上铺展开来。
这绿色,是中国林业和草原献给美丽中国的亮丽底色,也是我们奔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厚重基色。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森林和草原的功能、定位、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度阐释,并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十年来,我国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扩大森林草原面积,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这是有规模的绿:为全球贡献25%新增森林
前不久,中宣部组织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地方专场上,很多省份都将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作为10年来重要成就之一向社会发布。
云南建设“森林云南”,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65.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0.67亿立方米;重庆开展“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营造林2797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25%;安徽连续10年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一个处处变绿变美的中国。
实践证明,大规模国土绿化是解决我国缺林少绿生态短板的必由之路。十年来,全国累计造林9.6亿亩,种草改良草原1.6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美丽中国绿色本底不断夯实。
这些数字的变化,真实可感,触目可及。
夏末秋初,穿行在北京的城市乡村,绿树繁花不间断映入眼帘。很难想象,“寸土寸金”的北京仅在十年时间里就新增加了200多万亩森林。
十年来,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让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从“有城无林”到“绿色之都”,北京全市已形成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50处、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29处。
目光向西向北,绿色同样应接不暇。
32岁的魏来,家乡在新疆库尔勒,工作在陕西西安。十年来数次往返两座西北城市,他切身感受到巨大变化:风沙少了、雾霾轻了、绿树多了。
祖国版图的东北、华北、西北,一直是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十年间,三北工程先后启动了15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30个精准治沙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7900多万亩。
十年来,我国持续保持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增幅居全球首位;人工林保存面积为13.14亿亩,稳居世界首位。这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森林面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中国造林,全球受益!”
这是有质量的绿:科学绿化系统治理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土绿化模式已发生历史性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到质量和数量并重,国土绿化更讲科学,更重规律。
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科学绿化的目标、路径、要求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正在各地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参与并见证了北京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对两轮工程的变化了然于心。“过去要先绿起来,现在更讲究适地适树、自然和谐、景观优美。”他介绍,现在北京绿化要求常绿树与落叶乔木栽植比为4∶6,乡土长寿树种造林绿化比例达85%以上;还要开辟小微湿地、乡土地被植物专区,方便小动物安家。
辽宁彰武,在北部沙区建成乔灌草相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相叠加的生态治理区,深绿浅绿高低错落,筑起一道150万亩的绿色屏障。
宁夏彭阳,坚持以小流域为基本治理单元,整座山、整条沟、整个流域一体化推进。昔日的“苦甲之地”变成了“高原绿岛”,森林覆盖率达到32%。
甘肃民勤,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以近自然的方式优化治沙模式,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成功阻隔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
前不久,三北工程启动20个科学绿化试点县,统筹考虑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生态因子推进科学绿化。国家林草局三北局造林处处长魏永新说:“我们要实现栽下的每一棵树、种下的每一棵草,都能够与生态系统自然规律达到精准匹配,全生命周期落实科学绿化。”
2021年,在科学绿化指导意见出台的当年,全国国土绿化发生立竿见影的重大变化:造林任务从每年1亿亩,科学调整为每年造林5400万亩、种草改良草原4600万亩;首次实行造林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造林计划和完成任务已全面上图管理。
十年来,森林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森林蓄积量从15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94.93亿立方米。
十年来,我国建成各类林木种子生产基地2360个、保障性苗圃641个。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草种,首次发布我国主要草种目录,28个省份发布主要乡土树种目录,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从51%提高到65%。
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近40亿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科学绿化,不是就林说林、就草说草,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内蒙古沿黄河流域有7个盟市,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十年来,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沿黄7盟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6.28%、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4.76%。
2013年以来,三北工程启动33个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按流域、分山系整体推进,规模治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五年治理流域面积354.9万亩。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用三年时间将全省长江干流沿线两岸宜林区域全部绿化,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越发牢固。
如今,黄河蜿蜒流淌,沿线绿意盎然;长江碧水东流,两岸苍绿青翠。
“十四五”开局,国家林草局已启动实施66个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科学绿化、系统治理、提质增效,将成为国土绿化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词和新亮点。
这是更惠民的绿: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座公园里找到乐趣。”从北京中心城区搬到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刘爱华女士,将她安家通州之后的归属感、舒适感和幸福感,归功于家门口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这个位于大运河南岸、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的大公园,已成为通州市民的城市“大氧吧”。
城市绿化,有大而全,也有小而精。
8月中旬,位于南昌市两条路口交汇处的五一广场正式开放,可休闲健身,可观景赏花,功能齐全,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像这样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地在城市里的废弃地、边角地兴建起来。
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十年来,绿化美化走进城市,走进乡村,绿色更有民生味,更有烟火气。
十年来,152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7500多个乡村成为“国家森林乡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8.99%以上,实现森林城市推窗见绿赏景、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
在湖北省襄阳市的岘山森林公园,一棵棵樟树枝繁叶茂。每棵树干上都挂着一个树牌,其中一个写着市民任先生一家人的名字。
任先生作为这棵樟树的认养者,还在铭牌上写下祝福:“十里青山绿满襄阳”。
近年来,像任先生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认养树木、“云端植树”“码上尽责”。
全民义务植树走过40年,已经成为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十年来,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不断创新、便民,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实现全年化、全民化、多样化,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十年国土绿化,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眼下,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硕果累累,新一季油茶籽采收季即将到来。
河南省光山县是中国油茶种植区的最北端,全县已建成6个万亩、50个千亩连片油茶基地,带动近30万农民增收致富。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村民晏召胜,这几年一直在油茶企业打工,每年能有4万—6万元的收入,早已实现稳定脱贫。
向森林要食物,森林食品是“中国饭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经济林面积7亿亩左右,其中油茶面积达到6800万亩,干鲜水果、森林食品等森林食物产量达2亿吨。经济林从业人口4035万人,人均经济林收入1.29万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已深度融入发展与生活,亿万人民正在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这是有情怀的绿:只此青绿久久为功
9月1日,央视2022年《开学第一课》将课堂设在了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
在这堂劳动课上,塞罕坝林场的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向学生们讲述了塞罕坝从一片荒原变成世界最大人工林海的故事。
“虽然劳动这么辛苦,但是我们心里有我们的理想,就是把这一棵小树给它栽活,到老了的时候不后悔,觉得我这一辈子值了。”当陈彦娴说完这句话时,在场的学生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时过白露,甘肃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和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忙着给今年新栽下的柠条浇水。郭万刚手摸着枝条对郭玺说:“我们这一代老了,你们要把这项事业继续做下去。”
发展沙产业、林下养鸡、直播带货,“85后”郭玺为八步沙治沙注入了新活力,带领老百姓将“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一抹抹绿的背后,是一张张坚定执着的面孔。
十年来,塞罕坝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组成部分,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故事感动全球;“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接力续写荒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为座右铭,带领乡亲治沙又致富。还有“林业英雄”孙建博、余锦柱,“治沙英雄”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改革先锋”杨善洲、王有德……他们的故事感天动地,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他们的功勋将永远镌刻在美丽中国的功劳簿里。
非凡十年,中国林草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这绿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绘就在江河湖海之边,挥洒在辽阔草原之上,也扎根在亿万人民心中。
这绿助推着高质量发展,创造着高品质生活,印证着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也昭示着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迟诚)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