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直播
时间: 2022-12-30 15:00:00
地点: 国家林草局213会议室
内容: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同时,近期我们相继完成了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掌握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最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图片:
  • 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
    院长 张煜星

  • 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 黄采艺

  •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提问

  •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
    副司长(正司局级) 胡培兴

  •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 孙国吉

  • 发布会现场

  • 人民政协报记者提问

  • 国家林草局规财司副司长 许新桥

  • 发布会现场

  • 新华社记者提问

  • 中国之声记者提问

  • 新华网记者提问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暨荒漠化石漠化调查结果
新闻发布会


    【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 黄采艺】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下午好!感谢大家连续两天参加我局新闻发布会,宣传报道林草重点工作。2022-12-30 15:00:07

    【黄采艺】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扎实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打造了中国靓丽的“绿色名片”。为全面、科学、系统、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同时,近期我们相继完成了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掌握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最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2022-12-30 15:01:46

    【黄采艺】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孙国吉先生、荒漠司副司长(正司局级)胡培兴先生、规财司副司长许新桥先生、规划院院长张煜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孙国吉司长介绍有关情况。2022-12-30 15:02:1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 孙国吉】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见面,介绍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调查和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情况。2022-12-30 15:02:29

    【孙国吉】一、关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有关情况。《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七部委局联合印发实施。这个《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后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三个全国防沙治沙规划。《规划》的印发实施,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2022-12-30 15:03:56

    【孙国吉】《规划》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成效,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下一阶段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以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以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2-12-30 15:05:19

    【孙国吉】《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全国防沙治沙的目标任务,即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2022-12-30 15:05:41

    【孙国吉】《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双重”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沙化土地空间分布、治理方向的相似性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将沙化土地划分为干旱沙漠及绿洲、半干旱、青藏高原高寒、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湿润、沿海沿江湿润等五大沙化土地类型区、23个防治区域。根据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内蒙古东部及京津冀山地丘陵、库布其沙漠及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绿洲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区、柴达木盆地沙漠及共和盆地、西藏“两江四河”河谷等7个区域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建设区域。2022-12-30 15:06:54

    【孙国吉】《规划》确定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一是分类保护沙化土地。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实行沙化土地分类保护,全面落实各项保护制度,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促进植被休养生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土地沙化。强调对于原生沙漠、戈壁等自然遗迹,坚持宜沙则沙,强化保护措施,力争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推进重点区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在科学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建设区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规划》确定了包括封山(沙)育林育草、飞播固沙造林种草、工程固沙、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沙化耕地治理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四大类11项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措施,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十四五”期间,3大优先治理区沙化土地治理任务4869万亩,约占同期全国防沙治沙任务总量的一半。三是适度发展绿色生态沙产业。《规划》明确了沙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布局、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2022-12-30 15:08:27

    【孙国吉】二、关于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我国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工作。去年又新增年度动态监测。2019年,我局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以国土“三调”为底版,直接参与的技术人员达5100余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中国气象局等相关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参加了相关专题研究工作,这次监测结果是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结果。2022-12-30 15:09:25

    【孙国吉】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27.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91%。2022-12-30 15:09:53

    【孙国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面积持续“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沙漠、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2022-12-30 15:10:22

    【孙国吉】一是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整体逆转,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呈现逆转趋势,首次实现了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二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与201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37880平方公里、3335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分别为7576平方公里、6670平方公里。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四个监测期保持了“双缩减”。三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稳步减轻。与2014年相比,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9297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32587平方公里。2022-12-30 15:11:40

    【孙国吉】四是沙区植被状况持续向好。2019年沙化土地平均植被盖度为20.22%,较2014年上升1.90个百分点。植被盖度大于40%的沙化土地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5年间累计增加791.45万公顷,与上个调查期相比增加了27.84%。五是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土壤风蚀总体减弱。2019年风蚀总量为41.79亿吨,比2000年减少27.95亿吨,减少40%。2022-12-30 15:12:21

    【孙国吉】三、关于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定期掌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最新状况,科学指导石漠化综合治理,2021年,我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722.32万公顷,占岩溶面积的14.92%。与2016年相比,5年间石漠化土地净减少333.08万公顷,年均减少66.62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7.72%。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全面遏制,我国石漠化状况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2022-12-30 15:13:24

    【孙国吉】一是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与上次调查结果同口径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33.08万公顷,明显高于上个调查期间的减少面积(193.22万公顷),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连续3个调查期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且缩减幅度提高。二是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与上次调查结果同口径相比,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出现减少。其中:轻度石漠化减少118.76万公顷,中度减少149.20万公顷,重度减少54.20万公顷,极重度减少10.92万公顷。2022-12-30 15:14:15

    【孙国吉】三是林草植被状况持续向好。石漠化地区植被综合盖度达65.4%,较2016年提高4个百分点。特别是乔木型植被面积2133.60万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47.20%,较2016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四是石漠化发生率持续下降。石漠化发生率为14.91%,较2016年下降7.36个百分点。岩溶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改善型面积为458.59万公顷,占10.16%;退化型面积为37.96万公顷,占0.84%。改善型面积是退化型面积的12.08倍。五是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与上次调查结果相比,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7.81%,土壤侵蚀模数下降13.55%,土壤流失量减少28.94%。2022-12-30 15:15:31

    【孙国吉】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坚持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认真做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激励约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规划实施,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2022-12-30 15:16:32

    【黄采艺】谢谢孙司长。接下来,请大家围绕今天的主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2022-12-30 15:16:42

    【新华社记者】新华社记者提问,请问孙司长,刚才您在介绍中提到,《规划》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成效,能否具体介绍一下?2022-12-30 15:16:4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正司局级) 孙国吉】谢谢记者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防沙治沙体系日臻完善,保障防沙治沙事业稳步推进。譬如,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为基础的法律体系,以实施“双重”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工程、防沙治沙示范以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模化防沙治沙项目为主的工程建设体系,以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和林长制督查考核为主的督查考核体系,以稳定的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等为主的政策体系,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总结推广实用技术模式为主的科研技术推广体系,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底图,开展荒漠化、沙化、沙尘暴灾害监测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等均已建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12-30 15:18:34

    【孙国吉】近些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展顺利,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前两期规划目标任务均已圆满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82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2658万亩,建立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41个、国家沙漠公园98个。落实草原禁牧12亿亩,草畜平衡26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实现净减少,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万公顷(515.4万亩)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66.70万公顷(1000万亩),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年均发生8.5次沙尘天气过程,低于常年(1990-2020年)同期的12.5次,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北京沙尘天气次数由2000年前后的年均13次减少到目前的2—3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约150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新疆若羌、温宿等主产县达60%以上。坚持深化履约和国际合作,加强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南南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2022-12-30 15:21:04

    【孙国吉】长期以来,沙区广大干部群众锻造了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涌现出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其、甘肃古浪八步沙、新疆阿克苏等先进典型和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等治沙英雄。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科学治沙的探路人”,苏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石光银荣获“七一勋章”。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2022-12-30 15:22:07

    【孙国吉】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据监测,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68.78万平方公里(25.82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58%,分布于30个省,927个县,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另外,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处于初级阶段,稳定性较差,林草植被盖度低于30%的沙化土地面积为10970.44万公顷,以及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达2791.54万公顷均需要加强保护。下一步需治理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加上区域水资源矛盾突出,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仍然存在,气候变化风险不容忽视。“十四五”和中长期防沙治沙还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巩固成果和修复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和难点。谢谢。2022-12-30 15:23:41

    【黄采艺】谢谢孙司长。请继续提问。2022-12-30 15:23:51

    【科技日报记者】您好,我是科技日报记者。自2002年《防沙治沙法》颁发实施以来,国务院共批准同意实施了3期规划,科学编制、批准实施本期《规划》对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何重大意义?2022-12-30 15:24:4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副司长(正司局级) 胡培兴】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宣布愿同蒙方(蒙古国)探讨设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愿同阿方(阿拉伯联盟)设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开展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已成为我国外交工作中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是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指导性文件,是省级人民政府编制本行政区域防沙治沙规划的主要依据。规划确定的各省防沙治沙任务,是开展省级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林长制督查考核的重要指标。自2002年《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批准实施了3期防沙治沙规划,其中,一期规划期限为6年,二期规划为10年,三期规划为10年。以10年为一个周期,阶段性总结防沙治沙成效、经验,科学研判防沙治沙形势,及时调整规划布局,丰富和完善防沙治沙思路,有利于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作。2022-12-30 15:26:50

    【胡培兴】自1994年开始,我局已连续组织开展了6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监测,对不同阶段沙化土地防治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全面掌握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和动态变化。特别是第六次调查监测,以国土“三调”为本底,摸清了沙化土地利用现状和防沙治沙空间。另外,我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气象、水利等单位开展了荒漠化地区气候变化、水资源时空变化、植被和土壤干湿状况等研究,研究成果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支撑保障。2022-12-30 15:28:21

    【胡培兴】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75%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防沙治沙承载着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保护等新使命、新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本期《规划》,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2-12-30 15:30:50

    【黄采艺】谢谢胡司长。请继续提问。2022-12-30 15:31:09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您好,我是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规划》目标任务实现?2022-12-30 15:31:3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财司副司长 许新桥】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防沙治沙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等特点。为如期完成《规划》明确的防沙治沙目标任务,《规划》提出4个方面保障措施。2022-12-30 15:31:56

    【许新桥】在组织保障方面,《规划》要求强化党对防沙治沙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防沙治沙工作政府负责制,沙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防沙治沙负总责。国务院林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防沙治沙工作。2022-12-30 15:33:03

    【许新桥】在落实目标责任制方面,按照《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及《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国办发﹝2009﹞29号)的有关规定,依据《规划》确定的各省(区、市)防沙治沙任务,由我局分别与防治任务重的12个省(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十四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和林长制督查考核,重点考核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完成情况。2022-12-30 15:34:17

    【许新桥】在资金政策方面,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预算,突出重点,加强资金保障。加快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重点依托北方防沙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等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项目,以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政策,推进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同时,通过创新融资和土地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沙治沙。据统计,2021-2022年,防沙治沙中央投资超过200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4357万亩。2022-12-30 15:35:25

    【许新桥】在科技示范方面,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防沙治沙科技创新。健全防沙治沙标准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打造提升一批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积极探索创新防沙治沙技术模式、政策机制和产业发展等,示范引领区域防沙治沙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12-30 15:35:51

    【黄采艺】谢谢许司长。请继续提问。2022-12-30 15:35:56

    【中国之声记者】谢谢主持人,中国之声记者提问。这次的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调查成果非常显著,请问跟前五次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最大的亮点和不同之处是什么?2022-12-30 15:36:0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院长 张煜星】与以往的调查相比,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调查在基础底图、遥感数据、技术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利用新成果,提高调查精度。借助国家遥感技术的飞速进步,本次调查进一步提升了卫星影遥感影像分辨率,在上期全面使用2.5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数据,极大提高了地物识别以及图斑区划的精度,荒漠化和沙化调查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也由0.4公顷提高到0.067公顷。2022-12-30 15:38:31

    【张煜星】二是运用新技术,提高调查效率。本次调查广泛采用了无人机、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大幅提升现地调查能力和水平。全国有12个省在不降低调查强度和成果质量的前提下使用了无人机开展调查,丰富了调查手段,解决了荒漠化和沙化调查区域因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带来的诸多困难,提高了调查效率,降低了外业风险。各省区将大数据技术与传统地理信息技术相融合,升级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调查数据的处理效率。2022-12-30 15:38:58

    【张煜星】三是精准复位调查,确保动态可靠。荒漠化和沙化调查是最早利用移动终端现地进行图斑属性信息和照片采集的全国性调查项目之一。本次调查在继续采用移动终端现地采集图斑属性信息及照片的基础上,要求对1/3以上的前期照片采集点,特别是沙化类型和程度变化的点实施复位调查,外业实际复位调查点数近9万个,为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分析提供了支撑。2022-12-30 15:40:41

    【张煜星】四是适应新要求,统一调查底图。按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一张底版”的要求,本次调查采用国土“三调”的结果作为区划底图,在此基础上按照荒漠化和沙化调查和评价方法进行专项调查评价,确保各类调查结果有效衔接和基础数据的一致性,为确保多规合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建立了科学、可靠、翔实的数据基础。2022-12-30 15:41:23

    【黄采艺】谢谢张院长。请继续提问。2022-12-30 15:41:33

    【新华网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新华网记者。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除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外,主要治理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2022-12-30 15:41:5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副司长(正司局级)胡培兴】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很多地方基本上是无“土”可流失。石漠化是区域灾害之源、贫困之因、落后之根,需采用“乔、灌、竹、藤、草、药”进行综合治理。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很好的治理模式,譬如云南西畴的“六子登科模式”、广西环江的“肯福模式”以及贵州关岭的“花江模式”等。2022-12-30 15:42:44

    【胡培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工程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主要依托“双重”工程,重点实施好长江重点生态区和南方丘陵山地带石漠化治理项目。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累计投入201亿元,完成石漠化治理任务359万公顷。石漠化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石漠化土地实现了由21世纪初的“持续扩展”到目前的“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的历史性转变,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复,遏制了石漠化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大幅减少,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22-12-30 15:44:26

    【胡培兴】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石漠化面积由2005年的12.9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7.22万平方公里,年均缩减率由1.27%变为目前的7.72%;水土流失面积由2073.20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564.98万公顷,土壤侵蚀量由1.50亿吨减少到目前的0.94亿吨。2022-12-30 15:45:49

    【胡培兴】林草资源持续增加。区域内新增森林面积294.2万公顷,林草植被总盖度由57.50%提高到65.38%,提高了7.88个百分点。2022-12-30 15:46:09

    【胡培兴】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内现有经济林(园地)面积191.58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7118.2万吨,年产值4201.2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682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15312元;217个国家重点扶贫工作县和5789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22-12-30 15:47:41

    【胡培兴】治理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实践探索,石漠化地区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初步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路和技术模式不断完善,定期调查、年度监测和定位观测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体系基本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多部门协同治理体制已经确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2022-12-30 15:48:06

    【黄采艺】谢谢胡司长。请继续提问。2022-12-30 15:48:00

    【人民政协报记者】谢谢主持人,人民政协报记者提问。近年来,生活在北方的人们能深切感受到沙尘天气明显少了。请介绍下国家林草局重点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2022-12-30 15:48:2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副司长(正司局级)胡培兴】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的3—5月份是我国沙尘暴灾害多发期,沙尘暴造成空气严重污染,能见度下降,对沙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危害和影响。2022-12-30 15:49:36

    【胡培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相继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和双重工程,推动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北方沙源区下垫面植被状况显著改善,地表抑沙能力明显增强,对于减少和缓解沙尘暴天气,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年均发生8.5次,较常年同期12.5次明显减少。2022-12-30 15:51:21

    【胡培兴】虽然我国的防沙治沙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境外蒙古国和我国北方地区存在大面积沙漠、戈壁,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难以消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高度重视沙尘暴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新时期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必须按照“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要更加注重灾前预防,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提升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减轻群众灾害损失。为此,我局完善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了沙尘暴灾害监测体系建设,局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平台正式投入应用,建立健全了会商研判机制、信息报告制度等,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构建起“天—地—人”三网合一的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提升了沙尘暴灾害应急能力。通过积极应对重大沙尘暴灾害,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没有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22-12-30 15:53:31

    【黄采艺】谢谢胡司长的回答。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后天就是新年了,在此提前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幸福、工作顺意!谢谢大家!2022-12-30 15:53:49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