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彭吉是一名从事自然教育行业13年的自然导师,他致力于带领体验者以观察之眼发现自然之美,呼吁人们“与自然物交朋友,并让这位自然朋友陪伴自己一生。”当人们走在路上,会想起什么呢?彭吉在漫步山野时提出这个疑问,并希望通过他的经验给热爱自然的朋友们带来思考。
在自然中漫步
当我漫步山野……
耳边是赤红山椒鸟的欢快求偶声,偶尔还能看见红黄两色的身影出没;风吹过木荷林,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山椒花开了,有股淡淡的花椒味;红花荷一朵朵像灯笼,安静伫立在路边。
早春的山野生机勃勃,路上除了徒步爱好者,老人和孩子也多了。我有时会向他们打招呼问好,攀谈几句,听他们讲讲旅途的故事,但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默默地走。
当人们走在路上,会想起什么呢?
《像山一样思考:寻找梦幻步道的旅程》作者徐铭谦博士回想自己学习修建步道时的一段段路上,与自己对话,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过夏日山间》作者约翰·缪尔描写自己在山野中行走时,内心充满喜悦;《走出荒野》作者谢丽尔·斯特雷德在漫长的太平洋屋脊步道上,用坚韧的脚步、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文字治愈了自己,重新走出崭新的人生。
对于我来说,自然就是我的游乐园,只是简单的观察,静静地聆听,慢慢地感受我就能心满意足。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自然游乐园需要更深入地接触,有丰富的感官体验才能感受到乐趣。看到一棵大树,树枝很大,于是想上去荡漾,既害怕又勇敢;看到许多飞来飞去的蝴蝶,想放在手上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它的大小,它小心翼翼的姿态;看到大草坪,总想着奔跑,想着能不能放肆地滚一滚。
大人与孩子的需求是不同的,于是我们约定,尽最大努力在玩耍中保证安全,在打闹中要学习、摸索与伙伴互相尊重的尺度。
在自然乐园里,鸟兽虫木就是我的朋友,在自然中行走时,我能从朋友那里获得新的想法和力量。季节的变化让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从发芽、开花的琐碎中收集一份又一份生活的美好。当我偶遇很难见到的朋友,我的情绪也会变得更加激动,看见两只蛇雕在天空盘旋追逐,我会立刻改变状态,隆重地向孩子们介绍。当然,也许孩子们只能捕捉到蛇雕模糊的身影,但我相信那份激动相遇的情绪却能调动他们对自然的热情。
孩子找大自然朋友,显得有些千奇百怪,有的孩子找了石头,大的小的,黑的白的,最后两只手都拿不了;有的孩子找了叶子,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千奇百怪的形状和颜色让他们惊奇;还有些孩子找了种子和花朵。他们投入时间、精力、耐心慢慢地观察,静静地感受,甚至精挑细选几个“最好的朋友”。我希望这些朋友能一直围绕在孩子们的周围,只要我们愿意接受自然,那么自然永远在等你,并陪伴一生。
我们走过的山路,听过的鸟叫,闻过的花香,这些丰富的感性体验,也可以随笔落在纸上。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万千想法到简短随笔。文字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与自然交流的方式,也能引领我们探寻更深、更远的精神世界。在文字落笔时,“一蓑烟雨任平生”“日出东边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之类的诗句也总在脑海浮现。古人赏过的花我们依然在赏,古人看过的水我们也依旧在看。此时,从自然观察到自我察觉,我站在时空交汇点上,看到了那些熠熠发光的古人们,也在审视自己的人生。
我想带孩子们从自然出发,在自然中感悟先贤智慧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无论人的心境开心与否,总会有先人的诗句、哲理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告诉我们始终勇敢向前。(彭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