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综合知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智慧监管与生态福祉

2024-10-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万物和谐共荣 民生更有温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智慧监管与生态福祉

从曾经遥远的虎啸,到如今频频出镜的东北虎豹“几代同框”,在横跨吉林与黑龙江两省、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生态系统正在被整体保护、修复和治理,野生东北虎豹在沉寂中“苏醒”,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野生动植物种群走向繁荣

历史上,这里曾“众山皆有虎”。但在一个世纪前,野生东北虎远走他乡,数量急速萎缩。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踪迹。

虎豹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是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东北虎的消失意味着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态环境的恢复并非一蹴而就。实现东北虎豹种群的长期稳定繁衍,既需要大面积的连通栖息地和完整的森林景观,又需要健康的植被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完整的食物链,以及不受干扰的繁衍环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连通过去分割的栖息地,并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自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通过审议,至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和保护措施随之跟进。

管理体制更顺了。2023年1月,中央编办印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批准设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以及5个管理分局,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此后,管理局与地方人民政府及多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设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依托相关单位设立了10个管护中心和83个基层保护站,打通了保护管理“最后一公里”。

协调机制建立了。国家林草局与吉林、黑龙江两省人民政府建立了局省联席会议机制,召开4次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也与相关部门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了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凝聚了建设合力。同时,与两省高检、高院签署的司法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推动了林业行政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联合打击了涉林涉猎违法犯罪活动。

制度体系完善了。组织编制了保护利用、特许经营和产业发展、社区发展等专项规划,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森林防火实施方案,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及指标体系,并按照简明实用可操作原则,修订规章制度35项,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如今,园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稳定生活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数量也达到了80只左右,它们的分布范围已经超过了该国家公园全境的80%。同时,棕熊、紫貂、原麝、中华秋沙鸭、金雕等野生动物,以及人参、松茸、东北红豆杉等野生植物的种群也在不断恢复壮大。

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中国生物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拥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高等植物884种。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同纬度地区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守护

“通信靠吼,巡护靠走,防寒靠抖,安全靠狗。”这曾是自然保护管理的真实写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殊,多为崇山峻岭,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几年前,更多的工作依赖于人员进入森林,进行设备安装、维护,以及样线、样地调查等。每次数据采集和更换设备电池都需要在深山中耗费大量时间,却往往只能获得小区域内的小样本数据。

然而,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掌握哪些区域最近出现了东北虎、东北豹、梅花鹿等野生动物。这得益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这套系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遥感、雷达、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野外东北虎豹视频的实时回传。

截至目前,“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对23个物种的昼夜识别、对东北虎和东北豹个体特征的精准判别,虎豹个体识别率达89%;监测到野猪17.4万余次,梅花鹿56.3万余次,狍子74.3万余次,其他野生动物100多万次。 

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人虎冲突”预警防护体系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体系充分利用高清视频监控、AI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人虎冲突的频率。

据了解,该体系为分级预警提示,监测到虎豹熊等大型猛兽靠近村屯直线距离3公里以上5公里以内为三级预警;1公里以上3公里以内为二级预警;1公里以内为一级预警。当达到三级预警时,监控中心将把预警信息发送给村主任,并由村主任分发给每位村民。必要时,专业巡护队在主要路口值班值守。当达到二级或者一级预警时,林场将组织预警队伍前往村屯开展紧急通报,要求相关村民无必要不出户,必要时联合森林公安派出所对主要路段进行封控。如果猛兽持续入侵,则果断实施驱离或抓捕。

2021年至2024年6月,园区累计开展虎豹熊等大型动物预警8606次,其中东北虎预警2703次、东北豹预警5296次、熊类预警607次。

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发展叙事中,民生保障如同一把温暖的房门钥匙,给予园区居民安稳的“家”。

面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长、人虎相遇事件持续登上热搜的实际,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果断调整战略,从园区居民反映最强烈、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持续提升民生保障的温度。

随着虎豹数量的增多,为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不同程度受到限制,并缺少专门管护力量这一问题,管理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出台村屯、森工企业生态管护员管理暂行办法,把与园区密切相关的村屯居民和林场职工家属共8100多人选聘为生态管护员,实行“一户一岗”,每户每年按照1万元标准支付管护经费。

“我们是2023年成为虎豹局生态管护员的,没想到每户都给了名额。现在我们不仅能保持原有的生产生活,还可以通过生态管护获得更多收益。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大好事。”这是3年来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听到最多的声音。

如今,走进园区的每一个农户家里,几乎都能看到“虎豹公园生态管护员”的标识。这些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原住居民,如今变成了看山养山也靠山的生态管护员,他们从中切实体会到了获得感,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随着管控措施的升级,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越来越少。但虎豹越来越多,开始不断造访村屯林场,严重威胁园区居民安全。为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再次派出专项工作组,走遍园区每一个村屯林场,因地制宜,一村一设计、一场一方案,编制了物理围栏建设项目技术方案,以防虎豹进村为重点目标,增加围栏的高度和强度,让最能跳跃的虎豹也“望村兴叹”。扩大围栏的范围,把农户的土地和山林也围在里面,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架起一道安全屏障,人和野生动物各安其所,互不打扰。

2023年,16个重点村屯林场的物理围栏设计方案成功获批,前期投入建设的40多公里围栏和预警监测系统已经施工完毕,竖立在村屯和林场周围,日夜守护着居民的安全。

2023年12月18日,大兴沟片区接到北青沟林场报备,辖区居民点发现疑似野生东北虎踪迹并拍到监测视频。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只东北虎在深夜造访了这个村屯,但它围绕新建的物理围栏徘徊数圈后悻悻离开。物理围栏真正挡住了老虎,挡住了侵扰,守住了安宁。

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引入了商业保险机制,健全完善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将野猪等其他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损害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对园区范围内发生的人身财产损失和吉林、黑龙江两省全域发生的野生虎豹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全部理赔,兜底保障林农人身财产合法权益。2017年以来,共受理野生动物造成损害案件7153起,兑现补偿资金2192万元。

今年5月15日,珲春市春化镇分水岭村的羊群被东北虎捕杀后,承保机构立即组织查案人员到达事发现场查勘,认定损害情况后迅速做了理赔。从羊群出事到农民获赔,仅仅用了3天时间。

此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托自然资源禀赋,通过生态体验、特许经营、第三产业等方式,引导原住居民发展替代产业,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黑木耳、蓝莓、桑黄等为代表的种植业,以黄牛圈养为代表的养殖业,以绿色生态游、红色文化游、乡村民俗游为代表的旅游服务业。

如今,园区内外的群众都吃上了“定心丸”,人身和财产安全有了保障,人和野生动物矛盾有效缓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变成现实。(刘斯文)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