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蜿蜒的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在此汇入渤海。这里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无数生命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当地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通过打造大江大河入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新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澎湃活力,奋进中国》,10月4日推出:《鸢飞鱼跃,绘就“大河之洲”生态新画卷》。
“内外兼修”,绘就滨海画卷
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的野外湿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正仔细察看互花米草防治专用机械,为即将在10月中下旬实施的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做准备。对于互花米草这个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周立城和项目团队可没少费心思、下功夫。
周立城介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翻耕深度、频率,对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正在实施的项目称为‘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这个项目总面积是6161公顷,占到保护区互花米草面积的70%多。在2020年治理互花米草之前,保护区的互花米草已经大面积泛滥和扩张。挖一下互花米草的根部,泥土都是臭的;蛤蜊、小螃蟹等底栖生物几乎灭绝;鸟类更是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也没有觅食的对象。治理之后,我们不间断地进行科学监测,现在的监测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的地表植被清除率达到99%以上,大量的底栖生物、鸟类又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一面治理入侵物种,一面修复本土物种。周立城说,到过黄河入海口的朋友都会记得,这里每年秋冬季,连片的“红地毯”分外壮观,这种红色植物,就是当地特有物种——盐地碱蓬。但近十年来,由于互花米草的泛滥,直接侵占了盐地碱蓬的生存空间。对本土物种的修复,既是“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也为湿地生物搭建了理想的生态家园。
周立城表示:“在黄河口,土地盐碱化非常重,盐度甚至在20%左右,几乎所有植物都无法生存。盐地碱蓬是一种‘由海向陆’的先锋物种,能在盐度10%左右的海滩上生存,是底栖生物和鸟类的觅食地、栖息地。这几年,我们在整个保护区已经修复了5万多亩盐地碱蓬,现在长势也比较好,给底栖生物和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盐地碱蓬(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贴近自然,恢复滨海生机
近段时间,位于东营市垦利区近海海域的500公顷贝藻礁修复项目区,项目承担方正开展贝藻礁组合体首批次下海。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高级工程师刘艳芬介绍,这种贝藻礁组合体是由贝藻苗种以及附着基组成,贝类苗种选择的是近江牡蛎,大型藻类苗种选择的是龙须菜,而附着基则采用的是牡蛎壳。投放后,有助于以贴近自然的方式,构建起成熟的贝藻礁生态系统。
刘艳芬表示:“组合体投放到比较合适的海区后,如果这个海区或者附近的海区有藻类的亲本,其产生的孢子可以进一步附着在贝藻礁的礁体上。藻类与牡蛎共生,最终可以为甲壳类、鱼类等生物提供栖息、产卵及取食的场所,构建比较成熟的贝藻礁生态系统。”
工作人员在进行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贝藻礁生态系统,“贝礁”是指牡蛎礁,有“温带的珊瑚礁”之称;“藻礁”是指海藻或海草床。刘艳芬介绍,2018年,调查人员曾在垦利区附近海域发现有24公顷牡蛎礁,而到2020年,仅在大汶流南部海域发现有小块分布,面积只有4公顷左右。作为东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活体牡蛎礁修复项目已从今年4月陆续开工实施,计划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工程内容。
刘艳芬说:“牡蛎礁由牡蛎相互固着而形成,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三维结构,可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繁殖、育幼和庇护的场所,产生‘聚鱼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讲,还可以增加渔业产量。牡蛎礁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改善水体清澈度、减轻富营养化,同时还能消减近岸波浪能量、减少岸线侵蚀。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潮河口附近、东营港近岸以及垦利小岛河口附近实施这些项目,共计划完成1853公顷的活体牡蛎礁修复。”
东方白鹳(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不仅如此,当地还连续十多年开展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增殖放流,放流苗种共计约100亿单位。刘艳芬欣喜地表示,通过实施系列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这里不仅显著恢复了滨海湿地的往日生机,还大幅提高了周边生态旅游业、休闲渔业产值,扩大了公众的亲海空间。
刘艳芬介绍:“黄河水携带巨量水沙入海,同时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盐,黄河口近岸海域初级生产力较高,生物多样性也比较丰富,是黄渤海海域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生命起源地。我们连续十多年开展了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等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增殖放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还有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不断提升。国家二级保护鱼类野生松江鲈鱼、濒危物种黄河刀鱼重现东营市水域。”
鸢飞鱼跃,重现“候鸟天堂”
十月初的东营,秋高气爽、天蓝水净;随处可遇的湿地里,水草丰茂、鸢飞鱼跃。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正与同事一道开展野外观测。赤膀鸭、阔嘴鹬、白鹭等数十种鸟类在湿地里栖息、觅食,构成一幅万物共生的美好画卷。
赵亚杰说:“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鸟类的同步调查工作,进入秋季以后,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我们每个月也要进行同步调查,详细记录它们的数量、分布信息等。”
麻鸭(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九曲黄河夹带着黄沙奔腾万里,在东营黄河入海口处积淀成洲,孕育了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口作为环西太平洋和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其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独特的自然特征和典型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赵亚杰介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这里成为“候鸟的天堂”,而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据,更加说明了近年来的保护成效。
赵亚杰表示:“每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保护区是众多鸻鹬类水鸟重要的补给站,有80多种、18万只水鸟在这片原生地栖息觅食。到了秋天,又会有像鹤鹳类、鹈鹕类的水鸟在保护区内觅食。针对保护区内的重要鸟类,像东方白鹳、黑嘴鸥和丹顶鹤等,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会建立一些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巢,模拟其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巢穴;针对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我们开展了栖息地保护和改善工程。保护区的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成为越来越多的鸟类的理想栖息地。”
陆海统筹,让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
“防”在先,遏制外来物种入侵蔓延,“养”筑基,恢复土著生物种群数量,“护”为辅,养护开发本地生物资源,“管”要严,全方位监管巩固修复成效。如何做到发展与管护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法制与安全管理科负责人赵德存表示,他们围绕创建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提升“依法治区”水平,真正把国家的自然资源“管”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河口特色的综合执法模式。
赵德存介绍:“我们先后与市自然资源、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等6部门签订了行政处罚等权力移交和委托协议书,依法依规厘清了综合执法权责边界,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保护区的执法交叉、执法争议和执法权竞合问题;在全省率先设立驻国家级保护区检察工作站和巡回法庭,探索实施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创新。未来的国家公园,是全民共享的公园,是永续利用的公园。通过持续巡护、执法、普法宣传以及和沿海企业、增殖渔船合作,逐步探索建立起共管共护的长效机制,切实调动沿海群众参与海洋生态修复优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丹顶鹤自由飞翔(图片来源:东营市广播电视台)
2021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现在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顺利进入报批设立阶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静介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尽快获批设立。
刘静表示:“我们成立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工作专班,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高质量做好国家公园相关技术成果编制、生态保护修复等8项重点创建任务。顺利完成专家现场考察、国家部委意见征求、国家评审等工作。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管理运行新体系、打造生态保护修复新样板、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全力建设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王泽华 山东台记者赵国伟 东营台记者赵新生 扈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