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圈养大熊猫环境富化是怎么一回事?
答:把一种相对自由的动物隔离在单一、有限的环境中饲养,对濒危动物来说,虽然是找到了一个避难所,但从动物习性来看,它会失去很多的自然属性和自由。这就给动物饲养管理机构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圈养大熊猫的时候,要尽量富化环境,即按照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在兽舍和活动场所科学地设置一些物件和栽种一些植物,既能使大熊猫躲避强烈的光照,又能沐浴温和的阳光;既能在地面漫步,也能攀爬树木;既有开阔的奔跑空间,也有隐蔽的场所,可以避免一些人类的刺激与干扰。
177.怎么识别圈养大熊猫的个体?
答:大熊猫饲养机构的饲养人员都能够识别自己长年照顾的大熊猫,他们主要依据大熊猫的年龄、体格大小、面部特征、被毛深浅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的个体。另外,在大部分大熊猫的口腔或皮肤上都做了刺青编号标记,还要在大熊猫皮下埋植电子标签,通过专门的电子读卡器就可以读取大熊猫的档案资料。据最新消息披露,研究者还成功开发出了熊猫脸谱识别技术系统,以后对大熊猫的个体识别将会更加简单、方便。
178.大熊猫无线电项圈有何作用?
答:第一,通过三个以上定位点监测后,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大熊猫在什么地方,并知道它是否在活动,用这种方法可以摸清大熊猫的活动规律。众多信息表明,大熊猫一般是单独活动,不固定栖息在一个地方,但活动范围很小,经常是不分昼夜不停地取食、游荡和短时间的休息。第二,在不同季节,通过无线电讯号脉冲频率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到大熊猫的发情、交配、繁殖等情况。第三,可以进一步研究大熊猫的种群结构。
179.人工饲养繁殖的大熊猫放归野外的难点是什么?
答:难点主要是教会大熊猫如何在野外建立自己的领地、如何选择寻觅食物来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如何认识并逃避天敌和如何应对体外寄生虫等。
180.为什么要把大熊猫放归野外?
答:将人工繁殖的大熊猫通过野化培训后放归野外,使其融入野外大熊猫种群,改善局部地区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增加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提高野生大熊猫的生存能力,是开展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和科研的重要目的。
181.人工饲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的第一步工作是什么?
答: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是在人类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它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在人工环境条件下,首先要保证大熊猫的健康,然后尽可能地想办法繁殖,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如果忽略了大熊猫综合质量的提高,大熊猫在人为干预和受限的环境中,会丢失很多天然行为。恢复大熊猫丢失的行为是一件相当不易的工作,相对来说,丢失容易,恢复起来却非常困难。创造条件恢复大熊猫丢失的行为就成了野化放归环节中的重要起始点。
(节选自《大熊猫201问》,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