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退耕还林 > 最新资讯

退耕还林二十余年 再现“陇上江南”

2022-06-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陇南市礼县白关镇加箭村新一轮退耕还林新植苗木 王涛摄

仲夏时节,走进甘肃陇南,群山叠翠、万木争荣,处处呈现山清水秀的景象,这里被誉为“陇上江南”。

近年来,陇南围绕大地增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陇南的战略举措,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演绎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绿色传奇。

吹响改善生态环境的号角

陇南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长江上游,东连陕西,南接四川,是甘肃省内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陇南境内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约237公里,南北宽约230公里,属于亚热带向北温带气候的过渡区,海拔在550—4187米。

陇南也曾在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方面走过弯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群众上山砍柴,烧火、做饭、取暖、大量放养牛羊,造成森林过度砍伐、草原生态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属于长江水系的几条溪流河水竟然“一碗河水半碗泥”。大自然敲响了警钟,暴雨、山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陇南人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时候了。

1999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吹响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号角。陇南用5年时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62.5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3.66万亩、荒山荒坡地造林222.35万亩、封山育林16.55万亩。

2014年,陇南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0多年来,陇南退耕还林硕果累累,生态修复推动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荒山绿了,河水清了,百姓富了。广种薄收、满山放牧的传统农牧业逐步被高效、集约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和多种经营所替代。粮食、林果、畜牧、设施蔬菜以及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解决了养殖与封禁、种植与退耕之间的矛盾,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针对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些地方土地无人耕种的现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退耕农户合法利益的前提下,陇南市鼓励支持能人大户、合作社、企业与群众协商,合法流转农户土地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造林新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充足的,由乡镇村社组织农民进行造林,对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劳动力严重缺乏的,采取招投标制、承包等方式,大力推行专业队造林,把造林质量责任以合同的形式落实到施工主体。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与退耕农户签订退耕还林合同,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将政策兑现与管护效果直接挂钩,督促农户落实抚育管护义务。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市累计新增造林地170.82万亩,许多荒山秃岭、生态脆弱区都披上了绿装,特别是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在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规模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陇南市局部区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局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已由局部地区的生态植被恢复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山绿陇兴民更富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一些生态区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得到治理,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转变,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大大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工程建设资金达到27.957亿元,已兑现农户补助资金16.449亿元。广大退耕还林农户不仅有了可靠的现金补助,而且腾出了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拓宽了增收门路,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经济产业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陇南市针对区域特点,结合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发展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等经济林产业,有效解决了生态效益与农户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富民增收的基础。全市紧紧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基地123.21万亩,其中,发展主导优势产业核桃43.51万亩、油橄榄4.82万亩、花椒48.12万亩、茶叶等其他经济林26.76万亩。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等特色经济林的发展,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成效,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尤其是在退耕还林任务安排上,陇南市重点向25个特困片区倾斜, 优先安排建档立卡的特困片区、特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面积达47.09万亩,政策补助资金兑现完成后,贫困户户均增收5831元,实现精准脱贫。(王涛 陈贵绵)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