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开展线上专家会商,就2022年实施的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修复资金项目成果——《宁夏草原禁牧封育成效监测评估报告》进行了会商评审。
项目立项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站联合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院,采取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外业调查、数据处理、建模分析、成果汇总等方式,对宁夏草原禁牧封育成效进行了科学客观的系统监测评价,形成《宁夏草原禁牧封育成效监测评价报告》,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为有效监督检查草原管理责任落实,更好地开展草原保护修复与科学利用提供依据。
专家一致认为,《报告》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通过全面系统评估与典型剖析相结合,分析了近20年实施禁牧封育草原生态变化情况,评估结果科学可靠,为宁夏草原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站在宁夏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战略高度,从修复后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空间规划、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落实、加强草原监管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的举措和建议,为推动宁夏草原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专家认为,《报告》有五大亮点,一是禁牧封育成效监测评价为全国首例,对全国主要草原省(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对宁夏40年来草原面积、分布、类型、等级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摸清了宁夏草原资源本底变化特征;三是挖掘历年草原地面调查监测数据,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产草量、鼠虫害面积、草群平均高度等指标变化体现草原质量提升过程;四是应用近20年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析宁夏草原植被长势长时间序列动态,评价了草原对宁夏国土资源的增绿贡献;五是评估了气候因素、政策因素对宁夏草原植被恢复的影响,禁牧封育对宁夏草原植被恢复的主导性作用更强,政策实施后,宁夏草原植被应对气候变化、抵御干旱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