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三北攻坚 > 三北精神

在治沙一线 | 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六十载不变的“沙漠奇缘”

2024-05-29   来源:​绿色中国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我从小就学会插风墙、压沙障,我们一定要把沙漠治理好……”5月14日,在甘肃省民勤县防沙治沙示范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对记者说,他站在茫茫沙海中,指向那一片已做了沙障的沙丘,风沙塑造了他的筋骨,雕刻了他的容颜,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徐先英指着沙丘说一定要把沙漠治理好

甘肃是我国沙漠分布面积大且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荒漠化一直制约着甘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63年,徐先英出生于甘肃民勤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与风沙“结缘”了60余年,他从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治沙一线,一干就是38年。

他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获得专利22项,筛选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徐先英为祖国治沙事业贡献出全部心血。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他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与沙漠结缘六十载

1963年的民勤,风沙肆虐,庄稼地和村庄一步步被风沙逼退,徐先英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时不可磨灭的记忆,从小他跟随父辈们在沙漠上插风墙、压沙障。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少年时代他最大的心愿。

逃离风沙的念头让他格外努力,但当拿到大学治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犹豫了许久……“我想离开沙漠,但沙漠又选择了我。”他说。毕业时,他毅然做出了回家乡治沙的决定。

重新走入沙漠,认识沙漠,研究沙漠,坚定了他治沙的信念。

他两赴新疆,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沙拐枣插条5万多株;在腾格里沙漠观测植物对风蚀沙埋的生态适应性,用5年时间成功地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盐渍化沙地造林树种。

他泡在沙漠试验区,自带干粮野外充饥,研究解决了沙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问题。

徐先英在研究适合沙地的种草

他白天进沙漠,晚上查文献、做分析,先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又顺利完成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任务,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沙漠里的人。

进不了城,回不了家,终日与沙为伴。身边的年轻研究人员相继转行跳槽,但他没有动摇,一干就是几十年。

“干一行就得爱一行,总得要在这片沙漠里做出点成绩,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他说。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他所工作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治沙科研机构,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也成为国内历史最久、观测数据最完整、记录时间最长的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治沙行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财富。

“他的发明破解了治沙难题”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开坑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低。

后来,部分地区也尝试引进大型治沙设备,但对于西部沙区的农村来说,大型设备高昂的使用成本和沙漠破碎的地形一度成为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徐先英暗暗下决心。

研发、制造、反复实验,可当他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

“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他和团队开始自己制造,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

徐先英操作自己发明的手扶式沙障机

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

小巧实用的手扶式沙障机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

徐先英带队在沙漠腹地试验新型手扶式小沙障机

“别小看这250多元,这意味着使用新设备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多出五分之一的压沙面积。在‘三北’地区推广后提高的效率和节省的成本不可限量,可以说他的发明破解了治沙难题。”现场的一位压沙员说。如今,他和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五代。甘肃治沙装备也走在全国前列,甘肃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被我国沙区广泛使用。

徐先英在培训当地的治沙人员

科技治沙的“中国样板”

本世纪初,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临危受命,他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用4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玛曲草原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区域。

短短几天时间,高原的强紫外线让队员们裸露的皮肤大面积晒伤脱皮;遍布的湿地沼泽,时常让队员们陷入其中……

“无论如何,不能让草原上的绿色减少。”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综合科考,徐先英团队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为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徐先英在指导沙漠植树

之后的几年里,他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38年时间里,他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

武威市古浪县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种不了地、留不住人。他带领研究人员赶赴古浪,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

4年多时间里他风餐露宿,研发出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也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风沙挡住了,安置点的农田里又有了新的绿色,当搬迁群众放着鞭炮手捧锦旗来为队伍送行时,徐先英和队员们直言“苦得值得!”。

简单、实用、高效,徐先英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总结的治沙技术和经验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民勤人民的决心

讲述中国治沙故事,分享中国治沙智慧。从1993年至今,甘肃治沙研究所已连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0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为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治沙研究人员。

与沙为伴,徐先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将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献给祖国的治沙事业。

沙漠是他的战场,他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他是“三北”精神的一个代表,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融媒体记者 致良)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