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林长制办公室对全省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从制度体系建设、森林湿地资源保护、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等共十二个大项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东营市2022年度森林湿地长制工作被评价为优秀等次。
近年来,东营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大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林业生态保护工作。2019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森林湿地长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健全完善了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东营市湿地保护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湿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工作机制,实行森林湿地资源网格化管理,全市共设森林湿地长1370名,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森林湿地长制组织体系,形成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护在村”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力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东营市抢抓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最大形式保护湿地。目前,全市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9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9处水源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9处湿地保护小区,逐步构建起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保护形式的湿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湿地保护面积为276233.2公顷,全市湿地保护率为60.47%。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创新突破,已通过评估验收,进入报批设立阶段。
三是积极推进全域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力做好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水系贯通、湿地修复工程,着力打造舒朗大气、清新明亮、生态宜居的魅力城区。全面实施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批复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通过实施森林湿地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河流沼泽湿地修复、盐沼湿地修复和潮间带湿地修复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加快沿黄生态长廊建设,2021年以来,已新造林5300亩,补植提升18000亩。
四是塑造湿地城市“东营样板”特色风貌。紧紧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组织编制了《“湿地城市”总体设计》,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实施意见》《东营市建设湿地城市方案》《东营市湿地城市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0年)》《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空闲地、涝洼地,建设湿地特色片区和湿地特色景观带,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小休闲地、口袋公园等,打造15分钟都市生活圈,形成河畅水清、湿地彰显、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将湿地景观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形成城市与湿地、人与湿地和谐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彰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东营样板”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