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之际,走进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市新丰县,经历了几番春雨滋润的山林,层峦叠翠,让人心旷神怡,而紧追春天步伐,次第绽放的烂漫山花,与无垠的林海一起装点大好河山,令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新丰县立足自身生态功能区定位,深入贯彻国土绿化行动、结合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相关部署,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科学规划推进林分改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厚植生态底蕴,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森林覆盖率持续9年保持在80%以上,实现了“家底”更厚、“颜值”更高、“团队”更大,有力提升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含金量”。
育好林,厚植绿色发展“家底”
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特点的新丰县,山多地少。而多雨湿润气候环境,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充裕的自然条件,令当地的森林覆盖面积远超周边地区。得益于这一资源禀赋,“生态绿”成为新丰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最大“家底”。
为守护好生态“家底”,一直以来,新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以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指引,统筹推进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大径材培育等工作,将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到县直各单位和镇(街),明确具体责任与考核目标,形成“林业抓总、部门配合、镇村落实”的推进机制。2023年第一季度,新丰县抢抓“林时”开展造林绿化,累计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8495亩;同时,推深做实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监管保护,不断充实生态“家底”。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林业用地面积16.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15%,活立木蓄积量1185万立方米,各项数据居全省前列。
新丰县是东深供水工程重要水源——万绿湖(新丰江水库)的源头涵养地,林业生态的质量,关系着下游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在水库上游的新丰县马头镇秀田村,一片面积300多亩的高质量水源林长势喜人。从2022年3月种植以来,经过相关责任人员的精心培育管护,小树苗从几十厘米高,到现在已超过3米,造林工程初显成效,逐步发挥出其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碳减排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进一步筑牢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水生态安全屏障。
秀田村水源林建设只是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新丰县采用“珍贵树种+”的造林模式和“一包三年、一种三抚育”的造林模式,累计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32786亩,打造出一批高质量水源林示范基地,营建起结构优、功能强、效益高的水源涵养林。
添色彩,提升绿色生态“颜值”
进入新时代,城乡居民的生态休闲需求日益增长,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在推进绿化过程中,新丰县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紧密结合林分改造林相提升,科学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统筹推进绿美新丰建设。
“近年来,我们注重林业经济的同时,更加看重生态效益。”新丰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在植树造林时,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更加追求通过科学的树种搭配,从而营造出更优美的景观、更稳定的生态系统。
立足于当地的林态特点,新丰结合深入推进绿美新丰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质量,因地制宜在景区、林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主干道边种植枫香、樱花、红乌桕、红叶石楠、黄花风铃木等树种,着力描画“春粉白、夏深绿、秋金黄、冬火红”的“多彩林海”,增强森林景观观赏价值。
此外,新丰县通过地方专项债项目积极探索加大绿化投放力度,精心规划实施林分改造项目。其中,在金青风电场种规划植杜鹃4000亩、在司茅坪、亚婆髻等国有林场规划种植银杏1000亩,着力打造湾区周边生态美景观赏地、驴友打卡地,既为广东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增绿添彩,同时也为新丰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筑基固本。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每到秋冬时节,数以万计的原生三角枫分布在新丰的群山之间,鲜艳的红色成为云髻山深秋季节的主色调,大大小小的枫树数以万计,从山脚到山顶,触目可及之处全是火红的枫叶,引人入胜,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粤港澳游人前往观赏,今年春节期间新丰县樱花峪景区盛开的满山樱花也被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有蓬勃发展的旅游消费,促进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聚合力,壮大绿色产业“团队”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每年3月12日植树节期间,新丰都会组织发动各界力量开展义务植树,鼓励大家通过植树造林、抚育管护、认建认养等方式,参与造林绿化、为家乡增绿添彩。2023年开展全县性义务植树活动2次,镇村一级义务植树活动100多场次,建立义务植树基地9个,共植树2.86万株;另外,送苗给各镇村共1万株。
生态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新丰县用好用活上级政策支持,利用专项债谋划林业资源保护、碳汇增值等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破解融资难题,2022年3月份获得立项审批,总投资规模10亿元,项目内容包括林分改造、林下经济、森林防火、自然资源研学基地、自然资源科普基地、苗圃基地、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等,首期开展4个子项目建设。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在大力开展义务植树的同时,新丰县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和要素参与到绿化、美化行动中来,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有省林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
新丰县积极发挥森林是“粮库”“钱库”作用,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在现有油茶基础上,2023年规划种植油茶1.66万亩,目前已落实生产用地9800亩,完成种植7700亩;同时因地制宜引进油茶种植大户。2023年第一季度成功引进美林油茶项目,预计今年在遥田种植1万亩;在回龙镇建设“两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茶叶和油茶种植,同步打造农业绿色旅游观光项目。通过探索推行联农带农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户就业增收。
“新丰县在扎实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中,坚持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引领,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新丰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当地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中,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既解决了生态建设、巩固提升成果等问题,又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举多得,逐步走出一条绿美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培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富民立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