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防火 > 宣传教育

森林防火是长白山保护的头等大事——记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

2023-04-2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作为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生态屏障,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和极具代表性的温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是北半球同纬度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博物馆”。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11个保护管理站、3支专业扑火队倾力守护长白山,将保护区森林防火作为头等大事,取得了连续6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落细

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长白山保护区一直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健全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制细化分解到保护中心与保护站、保护站与巡护组、巡护组与巡护员,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块,确保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强化宣传,提升防火意识

长白山保护区坚持把提高公众森林防火意识作为第一道工序,每到防火期,保护中心都要组织宣传车队围绕主要街道、社区、商场、广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循环播放《吉林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森林防火条例》,并向社会公众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防火形象大使“虎威威”钥匙扣,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火意识和守法意识。同时,保护中心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微博和微信等媒介,扩大森林防火宣传面,并在主要路口、桥梁悬挂标语横幅和彩旗等,积极构建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夯实基础,强化队伍建设

近3年,保护中心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2岁,主要由退役军人组成的120人专业扑火队。专业扑火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训练、靠前驻防、一级待命,一旦出现火情,能够快速出击、迅速扑灭。同时,保护中心不断提升半专业扑火队伍能力,根据防火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能够第一时间报告火情和火点定位,及时处理一般火情。

目前,保护中心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购置巡护与防火车辆、无人机、扑火机具装备及通讯指挥设备等8402件,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能力。近3年,保护中心还组织开展大型实战演练5次,出动人员1576人次,并在吉林省率先组织了扑火队伍“大比武”活动,用新形式、新方法检验和提升扑火队伍专业技能水平。

科技防火,提高防控水平

自2017年开始,长白山保护区全面加强入区管理和森林防火监控体系建设,设立了386个入区管理视频监控点,环保护区道路监控覆盖率达80%,结合在保护区内布设的2768台红外相机,形成了保护区道路、瞭望台高点和保护区内部的三道防线,同时利用信息化指挥平台项目中的无人机巡查、卫星火点推送,“星空地”一体化的五道防线初步建成。

近年来,保护中心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信息化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森林防火道路能力提升工程、森林防火无线通信系统改造工程、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保护站基础设施维修工程、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等多项森林防火设施建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森林防火工作从传统的“人防”向“技防”转变,保护区内火灾发生率逐年降低,有效保障了长白山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张荣杰)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