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持续干旱的钟祥来说,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湖北省钟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尤泉斌说。
根据气象资料,从2024年4月至12月,钟祥市的降水量还不到上年同期的1/4,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建好林火阻隔系统,不仅是应对高火险的必要之举,更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守底线的长远之策。
2024年12月底,历经数月紧锣密鼓的建设,钟祥市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包括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生物阻隔带建设两部分,总投资达 4265 万元。项目建成后,与钟祥市原有的林火阻隔系统实现互联互补,基本形成了“应急道路通达、林火蔓延受限”的闭合式林火阻隔系统,为保护森林资源和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更加坚实的绿色屏障。
守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
在钟祥市大口林场张家坡分场,一条宽达4米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一条15—20米宽的生物阻隔带并肩延伸,将大片茂密的湿地松人工林分隔开来。
林场场长宋德凯站在路口向笔者介绍:“这里过去是一条很窄的泥巴路,通行很不方便。通过实施国债项目,一是路面大大拓宽并铺装三混土,保证消防车辆顺畅通行;二是沿路两侧挖有0.4米宽的排水沟,避免积水影响道路通行和路基稳定;三是在路口、弯道、陡坡等关键位置设立指示牌、警示标识等,引导车辆安全、快速行进,为森林防火应急抢险提供有力的道路保障。”
钟祥市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应急道路项目主要建设在4个国有林场,共101条,长度90公里,直接服务林地面积约30万亩。项目完成后,全市国有林区路网密度由16.7米/公顷提升至21.4米/公顷,显著改善了林场的道路通行条件,为巡林护林、物资运输、火场运兵等开通了“生命线”,大大增强了火灾预防和早期处理能力。
防火应急道路施工前
防火应急道路建成后
在应急道路建设中,如何科学布局规划是重中之重。
钟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建设,将其纳入林长巡林重点任务清单。市主要领导带头,各级林长每次巡林时必到现场察看督导,反复强调科学规划、高质量施工,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确保国债项目建设落实落地,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钟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由局长担任组长,并多次召开推进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国有林场抓住国债项目契机,紧密结合林区实际,提出建设需求和规划调整建议,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覆盖高火险区域,最大限度保护森林资源。
防火应急道路护坡及涵管
鸡鸣寺林场的应急道路规划设计调整次数最多。林场场长侯小勇说:“林火阻隔系统是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关乎林场长远发展的大事儿,必须做细落实。”在项目实施前,侯小勇带着林场工作人员,拿着规划设计图进行实地踏查复核。有的地方可以少砍一片树,有的地方可以将弯道取直,有的地方需要增加护坡,汇水处需要增加涵管……对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侯小勇多次打报告、打电话要求调整,“不改不罢休”。最终,鸡鸣寺林场高标准完成16.24公里、17条防火应急道路建设,达到林区四级公路标准,实现了3个分场的道路贯通、晴雨通车,为森林防火和生产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森林质量提升的“快车道”
“这不仅是一条防火路,也是促进森林质量提升的快车道。”盘石岭林场场长夏宏义说。
盘石岭林场始建于1956年10月,林场经营总面积7.7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1%。林分过密和交通不便是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两大难题。借助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应急道路项目建设,大型抚育机械设备得以进入林区深处,高效开展疏伐作业,为林木留足生长空间,进一步推进目标树经营、近自然经营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落地生根,促进森林质量整体提升。
盘石岭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
在鸡鸣寺林场旺冲段防火应急道路两侧,20世纪90年代栽植的杉木林如今已密不透风,下层枝因见不到阳光多自然枯死,棕褐色的枯枝或耷拉在树干上、或堆积在林间,不仅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成了严重的防火隐患,同时,林间空气流通性差,进一步加剧病虫害滋生,威胁杉木林的健康存续。侯小勇介绍说,下一步,林场将依托防火应急道路,全面开展森林抚育,让林相更美、森林质量更优。同时,深度挖掘森林景观价值,进一步打造古树主题公园、鸡鸣仙山等景点,迈出“富美林场”建设的新步伐。
防火应急道路修建后,用于松材线虫疫木除治的大型机械得以进入
行驶在花山寨林场新建的防火应急道路上,不时能看到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作业车辆通行,大型机械在山场对疫木进行就地粉碎。依托国债项目,花山寨林场新建防火应急道路5条,有效阻隔控制面积达1.5万亩。林场场长蔡凌云说:“过去由于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疫木清运难度大,松材线虫防治工作费工费时;防火应急道路修建以后,松材线虫疫木除治更加得心应手。”2024年,花山寨林场对黑虎垭分场、幸福分场共计15 个疫情小班实施清理除治,处理疫木近6000株,有力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
增绿又生金的“防火墙”
建设生物阻隔带,是阻火、隔火、断火的重要举措。当火灾蔓延至生物阻隔带时,火势会因林木矮小、密度稀疏、不易燃树种等因素减缓蔓延甚至熄灭,为森林消防应急救援争取时间,降低扑救成本,保护阻隔带背后的森林资源。
钟祥市增发国债防火阻隔系统生物阻隔带项目建设地点主要在客店、张集、冷水、东桥、九里5个乡镇,以及盘石岭、鸡鸣寺、花山寨3个国有林场,栽植树种为油茶、女贞等常绿抗燃的乡土树种。
在鸡鸣寺林场一处集中墓地,提倡文明祭扫的红色条幅与墓地外围栽植的新绿交相辉映。据侯小勇介绍,国债项目实施后,鸡鸣寺林场在墓地周围栽植了15—20米宽的女贞防火阻隔带,在做好坟头“三个一”等防火措施的基础上再加一道绿色“防火墙”。
绿色“防火墙”不仅能防火,还能生金。
在张集镇竹林岗村生物阻隔带项目建设点,新栽植的3年生油茶苗“精神抖擞”,整齐列阵,守卫在松林旁。由施工方抚育管理3年后,这些油茶林将无偿移交给林权所有人。
据张集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陈平介绍,建设生物防火阻隔带,不仅能防止“家火上山”或“山火进村”,还能促进油茶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林农十分欢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虽然有施工方,但林农还是主动来跟着一起搞,因为林地是自己的、今后的收益是自己的,亲身参与建设才更放心。竹林岗村村民陈传志就是其中一个。
谈起增发国债生物阻隔带项目,陈传志不住地感叹“政策好”:“我这片林地原来是一些松树和栓皮栎,长得不好,也没有经济收益,反而有松材线虫病,让人脑壳疼。现在国家给出钱种上了油茶,3年后交给个人管,收益也归个人,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我做梦都要笑醒哩!”
国家得生态,森林得保障,农民得实惠。钟祥市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生物阻隔带项目,严把设计关、种苗关、整地关、栽植关、管护关,建起了65条、总长61.64公里、宽15—20米的绿色“防火墙”,直接服务林地面积约10万亩,惠及1000余户林农,使全市林火阻隔网密度从3.6米/公顷提高到4.7米/公顷。
“增发国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作为中央安排的投资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钟祥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守护好绿水青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尤泉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