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场种苗 > 国有林场

阔步向深绿 建设新宝鸡

2023-02-22   来源:陕西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陕西省宝鸡市林业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林业使命,以抓实林长制工作为统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实施深绿战略,统筹抓好“守绿、护绿、增绿、用绿、活绿”任务落实,加快推动国土扩绿提质和林业协同创新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之城、美丽宝鸡建设新篇章。

 加强林长制效能建设。深化“基层林长责任年”活动,完善林长责任区域划定,健全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压紧压实林长责任,做好林长巡林督导调研,规范开展林长制督查考核,建设林长制指挥智慧云平台,落实“五绿责任”,形成“林长治”运行机制,以典型示范带动林长制走深走实。

 推进国土“四化”建设。计划营造林30万亩。在山区森林化建设上,实施重大生态重建、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全面完成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任务,推进“双重”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和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城镇园林化建设上,持续推进“森林四围”增绿,启动实施渭河北坡公园绿色“宝道”建设,抓好以县为主体的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力争太白县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5个;乡村林果化建设上,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见缝插绿,推进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绿化,统筹经济、生态树木栽植;全域景观化建设上,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统筹抓好城镇街巷、村庄庭院、道路渠系等植树种花扩面提效,抓好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工作。

加强资源保护“四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以防火防虫防牧防破坏为重点生态安全,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9%和5.31%以内。健全落实林长制考核评价制度,落实守绿、护绿、增绿、用绿、活绿“林长五责”统筹抓细落实森林、草原、林地、自然保护地等”一张图”管控,筑牢网格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健全森林火灾预防、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和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抓好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伐林、采挖、猎捕等行为,以及侵占林地、草地、湿地的违法行为,筑牢“三个防御”体系;抓好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封山禁牧和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监管,做好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筑牢“三个禁止”管理体系;完成好创建秦岭国家公园工作任务,理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加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保护监管,依法依规管控自然保护地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推进“三个经济”建设。坚持抓基地、建园区、强示范,做好自然教育经济,打造特点鲜明的自然教育体验基地和生态探秘线路,开展中小学生自然体验活动,争建一批国省级自然教育体验基地;做强美丽生态经济,一体推进生态保护、自然观光、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建成一批国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支持陇县创建成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做优林草产业经济,培优育强涉林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快核桃、花椒等干杂果经济林,元宝枫、油用牡丹等苗木花卉,林麝、柴胡等林下经济,改造经济林10万亩,发展林下种养殖基地5万亩,推进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135亿元,统筹落实生态建设、生态管护、政策直补等措施,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三个支撑”保障。完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规范管理、搞活经营,抓好“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和“全国十佳林场”创建,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流转,加快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扩大科技示范县、示范点覆盖面,推进科技项目实施与技术推广,加快科技转化应用,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全链条综合竞争力;以“双重”规划为导向,重点实施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取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湿地保护修复、森林灾害防控、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秦岭中麓(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等中央投资项目,重点区域绿化、“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和秦岭湿地保护恢复示范推广、秦岭红豆杉保护发展、秦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等省级投资项目,力争全年新建、续建项目投资8.26亿元。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