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1月25日讯(记者 吴兆喆)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林长制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科学评估林长制实施情况,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典型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估国家创新联盟的多位研究员和教授。
联盟理事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首席专家王兵表示,林草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林长制实施情况评估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核心都离不开对林草资源的评估,这是科学认识林草等自然资源功能与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各级政府严守生态红线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王兵介绍,我国已具备多尺度和多目标森林、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能力,已完成了省级行政区、代表性地市、林区等60多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特别是2020年,典型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估国家创新联盟的成立,几乎聚集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所有团队,“联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有实力完成林草等自然资源监测评估”。
早在2015年,王兵就以科学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内蒙古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助力内蒙古探索出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路径,为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奠定了基础,使科学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生态政绩和问责成为可能。对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他和联盟的多位研究员、教授都轻车熟路。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专家均展示了所在单位过硬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用翔实的数据证明联盟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联盟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周梅以《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5)》为例,介绍了数据采集、测算方法的评估指标的科学性。数据涵盖了工程区内16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41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所属的森林生态站、120多个以林业生态工程为观测目标的辅助观测点以及4000多块固定样地的数据。测算方法为分布式测算法,分别针对省级区域和生态功能区开展,涉及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442个县级区域,同时按照植被恢复类型、林种类型和优势树种组5级分布式测算等级,划分为1986个相对均质化的生态效益测算单元进行评估测算。评估指标分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类功能15项指标。
联盟专家、广东省林科院研究员甘先华介绍了广东的森林资源监测布局,证明省林科院有能力开展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有实力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科学依据。广东沿海一线按“一站多点”的观测布局模式建设了定位观测研究站,包括汕尾湖东沿海基干防护林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点、湛江北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点等多个站点,可以对影响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土壤、气象、植被、自然灾害等要素开展长期定位观测,进行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减缓盐雾,红树林消浪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等多重功能研究。
联盟专家、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金铭用翔实的数据阐释了研究院的监测效能。研究院先后建立了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祁连山生态中心等18个科研平台,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完成了《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科学考察报告》,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建设等提供了科技支持。目前,研究院搭建了祁连山生态监测与保护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了祁连山生态监测设备管理及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存储、分析、管理,建成了“祁连山典型流域全景式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可以为祁连山生态效益保护评估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王兵表示,面对新时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典型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估国家创新联盟将认真研判行业趋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行业部门的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凝心聚力、协同攻关,着力破解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提升行业科技支撑能力,为“阅卷人”提供打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