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王硕)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我国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08万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荒漠化沙化土地44.78亿亩,影响4亿多人口生产生活。如今,通过部署实施了“三北”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
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土地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度和极重度比重由2004年的74.1%下降到2019年的62.3%。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近10年来,北方地区春季年均发生9.2次沙尘天气过程,与近30年同期年均12.5次相比,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6月17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
自1997年《公约》对我国生效以来,我国切实履行《公约》义务,积极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进程,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三北”工程也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标杆,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此外,我国还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发布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与《公约》秘书处联合在华建立国际培训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了治沙示范基地,加强对亚非国家的技术与项目支持,定期开展荒漠化管理和技术培训。2023年,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挂牌成立。我国已从荒漠化防治探索者,成长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引领者。
我国荒漠化治理在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护了耕地,带动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拓展了人们生产生活空间,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农田防护林网有效保护4.5亿亩农田,沙区年产干鲜果品达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
长期以来,“三北”地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坚持不懈防沙治沙,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涌现了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八步沙“六老汉”等一批治沙英雄(群体)和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新疆柯柯牙等治理典型,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三北”工程建设翻开崭新的一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介绍说,新时代的“三北”工程建设,呈现出五个趋势性转变:在组织领导上,呈现出由行业部门向党委政府推动转变;在发展理念上,呈现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在治理方式上,呈现由分散治理向联防联治转变;在增长方式上,呈现由扩绿增量向增绿提质并重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呈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目前,“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已开工项目40个,完成造林种草2000多万亩。各地结合当地特点,正通过各类项目将攻坚战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攻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