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9日,广东省野生动植物标本和科学画展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开展,展览将持续到5月19日,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展览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旨在增强动植物科学和人文艺术的普及,引导群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宣传教育。展出的80余件标本和60余幅科学画极具南粤特色,充分展示了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之美和独特之处,吸引了不少师生和民众前来观赏。展览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作汇报讲座。
广东自然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长期以来,广东坚持摸清资源家底,稳步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以各类自然保护地、植物园、树木园、自然教育基地、专类园等为支撑,深入挖掘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岭南特色森林文化,各地利用当地特色物种资源常态化开展各类自然教育宣传和展览活动。近年来,陆续举办近千场次特色品牌文化活动让民众共享生态福祉。
下一步,广东将加快建设“两园两中心”国字号品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4大体系,即以国家公园为龙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龙头的植物园体系、以国际红树林中心为龙头的红树林湿地保护体系、以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为龙头的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体系,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广泛开展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展览活动,着力加强森林文化建设,号召更多群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