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科技 > 科教新闻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杜鹃花科》出版

2023-02-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由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主持编写的《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杜鹃花科》日前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杜鹃花科》由庐山植物园张乐华研究员牵头编写,共收录我国9个植物园(树木园)迁地栽培的杜鹃花科植物6属195种,包括杜鹃花属植物158种、13亚种、12变种,其他属植物12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10种、8亚种和9变种,原产北美、日本和欧洲共19种、1亚种和1变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的灭绝种1种、极危种5种、濒危种2种、易危种12种和近危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二级保护植物5种。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系列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长黄宏文教授牵头组织并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及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昆明植物所等数十家机构分别承担不同卷册的编写工作。

系列丛书以中国植物园引种栽培活植物形态特征描述的客观性、评价用途的适用性、基础数据的服务性为基础,立足生物学、物候学、栽培繁殖要点和应用,以彩图翔实反映茎、叶、花和果实特征为依据,通过活植物的形态特征描述、物候记载、受威胁状况与利用评价,为分类系统学未来发展提供翔实的生物学资料,支撑植物学基础研究。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杜鹃花科》收录的每个物种包括中文名、拉丁名、中文别名、分布与生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受威胁状况、引种信息与栽培适应性、物候及主要用途等信息,并附彩色图片2192幅,展示了物种主要形态特征。

在编写过程中,纠正了部分植物园鉴定错误的物种名称,完善和修订了基于腊叶标本描述的物种分类学信息,补充了保护等级评估及受威胁物种等级信息,新增或提高受威胁等级物种13种、降低受威胁等级2种,补充了国外引种的21种杜鹃花科植物形态特征的中文描述,修订了部分杜鹃花科植物的分类位置;同时,详细介绍了杜鹃花属植物的繁殖方法、栽培与管理技术,以及常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防治方法。(黎芸熙)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