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科技 > 科教新闻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科研团队揭开濒危植物血皮槭的生存密码

2025-02-12   来源:中国林科院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血皮槭是中国特有濒危树种,片段化分布于我国秦岭、大巴、武陵与太行等山脉之中,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还在用材与药用领域具有非凡潜力。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川红团队对血皮槭遗传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该研究通过基于核基因组(nDNA)和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遗传分析,发现血皮槭虽然濒危但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17个群体被划分为亚热带和温带组,其中单倍型Hap4和Hap5分别是两组的主要单倍型。在亚热带组,与高温和重金属胁迫相关的基因被成功鉴定;在温带组,鉴定出了与盐和干旱胁迫相关的基因。

秦巴山脉隆升所引发的微生境异质性驱动着血皮槭的单倍型分化,成为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源泉。山脉的抬升与河流的阻隔,限制了群体间的种子流,却未限制其花粉流,从而造就了核质不一致的遗传结构,nDNA反映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群体内(92.52%),cpDNA的遗传分化则主要存在于群体间(96.26%)。这些关键发现逐渐揭开了血皮槭遗传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秦巴山脉,不仅是血皮槭遗传多样性的摇篮,更在第四纪冰期时为其提供了避难所,维持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这一独特现象,不仅为分析地质事件,尤其是造山运动如何驱动植物微进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更为血皮槭的保护策略指明了方向。

相关论文于2025年1月11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博士研究生夏新合和于雪丹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川红研究员和郑勇奇研究员担任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生物安全与遗传资源管理专项经费项目的资助。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