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林草科技 > 科教新闻

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中美草原生态系统极端干旱敏感性不同

2025-02-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北京林业大学建校以来首篇Nature正刊论文“Contrasting drought sensitivity of Eur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grasslands”近日发表,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庾强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3个国家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完成的突破性原创成果。该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对长期干旱的响应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极端干旱通常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进而削弱自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不同类型的草原在经历多年极端干旱时,负面影响会有多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随时间如何变化暂未可知。庾强教授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庾强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兴国教授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Melinda Smith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董世魁、博士顾倩为共同作者。科学家们通过极端干旱联网实验模拟了连续4年生长季干旱(降雨量减少66%),比较了欧亚草原和北美草原各6个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旱敏感性。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欧亚草原中,干旱导致植物地上生产力大幅下降,下降的程度随着干旱的年限而增加,表现为累积效应;而在北美草原中,植物地上生产力的下降幅度较小,下降的程度随着干旱的年限没有显著增加,表现为适应效应,这是由非优势物种的变化驱动的。”庾强说。

非优势物种这一关键“密码”的发现,为更好地了解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会怎样响应长时间的干旱,帮助人类有准备地应对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及保护草原环境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罗烨 崔蓝歌)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